[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及钢管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4551.4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3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方敏勇;杨俊斌;戴阳;曹玉林;袁自立;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4 | 分类号: | E04C3/04;E04B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7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钢管及钢管架构,特别是指一种可进行半相贯切割并且可避免钢管的相贯口产生变形的钢管及钢管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追求建筑造型的独特性,一些新的建筑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尤其是正在召开的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内,一百多个外国馆各具特色,其中以西班牙最为突出,表现为西班牙馆篮子状的外形,该工程外立面大量采用了弯管桁架,且桁架的相贯节点为偏心半相贯。
现有技术中,弯管的偏心相贯线有两种加工方法,一直是先割后弯,另外一种是先弯后割,如采用先割后弯,则钢管的相贯口在弯管时将产生较大变形,相贯线无法与原设计吻合,将导致相贯口焊缝间隙过大或过小;而如果采用先弯后割,弯管的问题解决了,但国内现有的设备又无法对弯管进行半相贯切割。在国内已知的采用弯管偏心半相贯节点加工的工程,如东海大桥桥头堡工程,即是采用先弯后割的方法,由于弯管后无法对钢管进行半相贯切割,最后只能采用在是在现场手工切割的办法,由于钢管桁架的相贯面为多次函数曲线。手工切割根本无法保证安装精度需要,且进度非常慢,而2010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该类相贯口多达18500个,如采用此先弯管后人工切割的方法,世博会开完了估计还未切割完。
为此,经过本实用新型发明人进行技术攻关及多次对比试验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管偏心半相贯节点加工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及钢管架构,该钢管具有偏心半相贯节点结构,可进行半相贯切割并且可避免钢管的相贯口产生变形的钢管及钢管架构。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钢管,包括在钢管上切割成的两段相贯面轨迹以及连接这两段相贯面轨迹的侧边与连接部;
所述轨迹、侧边以及连接部共同组成半圆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段相贯面轨迹是组成半圆形的弯弧。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钢管通过其半圆形进行桁架。
本实用新型还同时公开了一种钢管架构,包括多个钢管,每个钢管包括在钢管上切割成的两段相贯面轨迹以及连接这两段相贯面轨迹的侧边与连接部;
所述轨迹、侧边以及连接部共同组成半圆形;
所述多个钢管通过其半圆形进行桁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段相贯面轨迹是组成半圆形的弯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段相贯面轨迹是采用六维相贯面数控切割机间歇式的方法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钢管,通过先确定相贯面轨迹,然后进行煨弯,煨弯检验合格后切除剩余小部分连接部,以解决半相贯节点的数控切割,并且可避免钢管的相贯口产生变形,具有加工技术功效快、质量好、费用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在煨弯之前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管进行煨弯之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在煨弯之后切除侧边与连接部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钢管进行桁架的结构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钢管进行桁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在煨弯之前的结构图。包括在钢管1上切割成的两段相贯面轨迹(2,3)以及连接这两段相贯面轨迹(2,3)的侧边4与连接部5,所述轨迹(2,3)、侧边4以及连接部5共同组成半圆形。
两段相贯面轨迹(2,3)可以是组成半圆形的两段弯弧,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轨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是可组成半圆形的弯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该轨迹(2,3)采用六维相贯面数控切割机间歇式的方法进行切割。
将图1显示的钢管进行煨弯(如图2所示),并且煨弯检验合格后,沿着连接这两段相贯面轨迹(2,3)切除侧边4与连接部5,使得切除了侧边4和连接部5的轨迹(2,3)得以连贯并组成一个半圆形6,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
为解除半相贯节点的数控切割,本实用新型还在原全相贯节点数控切割软件的基础上升级开发了专用切割软件,使得切割加工技术功效快、质量好,费用低。
切除连接这两段相贯面轨迹(2,3)的侧边4与连接部5之后,即可以进行钢管组装,如图4所示。多个钢管进行桁架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4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结合力增强型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 下一篇:一种新型减震吊顶龙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