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4859.9 | 申请日: | 201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4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石磊;项磊;林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2 | 分类号: | F24F13/12;F16H21/1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风门 运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目前汽车空调的风门都是由单个的弧形导槽约束风门拨杆上的圆柱,从而使拨杆能在弧形槽中滑动,进而带动风门,形成单个风门开关等运动;由于模式各风门运动不同步,各风门在模式切换时送风不匹配,造成汽车空调风门送风不匹配等问题,从而降低了空调舒适性。
提供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以实现三个风门的同步运动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以解决空调的三个风门不同步运动、风门在关闭位置时的匹配和传动机构传动误差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机构为碟形拨盘的周围设有导向滑槽;吹脚风门、除霜风门、吹面风门分别连接到风门拨杆后接到连杆,再连接到拨杆,拨杆的拨杆转轴安装到导向滑槽,从而实现通过碟形拨盘同时带动三个风门同时运动的目的。
所述的碟形拨盘的中部设有定位轴,定位轴固定在汽车空调器壳体上,从 而使得碟形拨盘可以绕定位轴自由旋转。
所述的碟形拨盘上设有驱动轴孔,驱动轴孔与输入连杆连接,外界动力通过输入连杆传递给碟形拨盘。
所述的输入连杆的一端与微电机驱动器连接,从而为碟形拨盘提供旋转动力。
所述的连杆、输入连杆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替代现有的塑料件,提高了运动精度。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运动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三个风门的同步运动,使得各个风门得到匹配;2、控制精度高,传动噪音小;3、传动机构所有零部件均围绕与壳体法向的轴转动,占用空间小;4、调节连杆走向即可适应不同平面上的风门,可移植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风门拨杆;2、连杆;3、拨杆转轴;4、拨杆;5、定位轴;6、碟形拨盘;7、除霜风门;8、吹面风门;9、输入连杆;10、吹脚风门;11、驱动轴孔;12、导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碟形拨盘6的周围设有导向滑槽12;吹脚风门10、除霜风门7、吹面风门8分别连接到风门拨杆1后接到连杆2,再连接到拨杆4,拨杆4的拨杆转轴3安装到导向滑槽12,从而实现通过碟形拨盘6同时带动三个风门同时运动的目的。
碟形拨盘6的中部设有定位轴5,定位轴5固定在汽车空调器壳体上,使得 碟形拨盘可以绕定位轴自由旋转。碟形拨盘6上设有驱动轴孔11,驱动轴孔11与输入连杆9连接,外界动力通过输入连杆传递给碟形拨盘6。
输入连杆9的一端与微电机驱动器连接,从而为碟形拨盘6提供旋转动力。
连杆2、输入连杆9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替代现有的塑料件,提高了运动精度。
本专利利用一个微电机驱动器带动碟形拨盘转动,并通过碟形拨盘直接控制三个风门同步运动,从而达到设计所需要的送风要求。
本专利利用连杆2连接碟形拨盘6和风门拨杆1,传动精度高,可以实现风门分布距离较大时,风门的控制。
动力由微电机驱动器提供,通过输入连杆9与驱动孔轴11连接驱动碟形拨盘6绕定位轴5转动,碟形拨盘6的转动带动拨杆4绕拨杆转轴3的轴转动,通过连杆2的传动,驱动风门拨杆1,带动风门实现各种模式转换。
本专利的优越之处在于碟形拨盘6的导向滑槽12圆滑,导向滑槽12包围拨杆转轴3的圆柱,在驱动拨杆过程中控制精确、平稳、噪音低;因为碟形拨盘6、拨杆4机构是独立的,输出是通过连杆2传递到个风门拨杆1上;如果有些空调壳体有特殊要求,风门拨杆1分别在不同的平面时,可以通过连杆2形状的改变,连接风门拨杆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三个运动风门的传动问题集中设计在一个碟形拨盘6上,设计完成了碟形拨盘6及其传动机构,可以对多个不同定位轴风门运动进行控制的运动副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4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花盆
- 下一篇:LED发光二极管调色调光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