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阴极板剥锰机的滚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5745.6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颂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众整流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8 | 分类号: | C25C7/08;C25C1/10;C25C3/3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阴极 板剥锰机 滚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阴极板剥锰机的滚轴。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解锰厂电解阴极板上的电解锰层都是由人工手动敲击,利用电解锰层的脆性,从不锈钢电解阴极板敲击下来,有时不锈钢电解阴极板的锰片无论人工怎么敲击都无法完全脱落,有时锰板由于受到重力的敲击,有些阴极板上面会留有凹凸不平的敲打痕迹,这样对其使用寿命大打折扣,有时严重的敲击会使整片不锈钢电解阴极板报废,给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开支;更严重的是工作人员长期处在多灰尘,大噪音的恶劣环境中,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都很大,对员工身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除板的工作人员也是流动大的工作岗位,不断的招工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电解阴极板剥锰机的滚轴是在本公司现有实用新型专利CN201459258U和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441450专利的基础上开发的系列新产品—电解阴极板剥锰机的关键部件,为了使该关键部件得到更好的保护,本公司将该部件单独申请了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镀锰层电解阴极板进行弹性压迫,使镀锰层剥离,对电解阴极板无损伤的电解阴极板剥锰机的滚轴。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解阴极板剥锰机的滚轴,它包括主轴上固装数个弹性滚轮和多个调整套;弹性滚轮和调整套间隔安装。
为了实现结果优化,改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综合性能,进一步的措施是:
所述弹性滚轮和调整套与主轴之间为键连接。
所述主轴分为大轴和小轴两部分,大轴端部设有轴承安装孔,大轴内设有空腔,小轴端部设有轴承位和键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轴上固装数个弹性滚轮和多个调整套;弹性滚轮和调整套间隔安装。弹性滚轮和调整套与主轴之间为键连接。主轴分为大轴和小轴两部分,大轴端部设有轴承安装孔,大轴内设有空腔,小轴端部设有轴承位和键槽的方案,克服了使用其它滚轴时使电解阴极板易损伤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滚轮,克服了使用其它滚轴时使电解阴极板易损伤的缺陷,使电解阴极板的使用时间大幅提高。
2、弹性滚轮和调整套采用键连接,互换性好,安装方便,易于维护和保养。
3、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与各种规格的电解阴极板剥锰机配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弹性滚轮,2、调整套,3、键,4、主轴,41、轴承安装孔,42、空腔,43、大轴,44、小轴,45、轴承位,46、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图1,图2所示,一种电解阴极板剥锰机的滚轴,它包括主轴4上固装数个弹性滚轮1和多个调整套2;弹性滚轮1和调整套2间隔安装。弹性滚轮1和调整套2与主轴4之间为键3连接。主轴4分为大轴43和小轴44两部分,大轴43端部设有轴承安装孔41,大轴43内设有空腔42,小轴44端部设有轴承位45和键槽46。
滚轴是电解阴极板剥锰机工作部件,是将电解阴极板上镀锰层剥离的必要部件,弹性滚轮1直接压迫电解阴极板上镀锰层,使镀锰层剥离,电解阴极板剥锰机工作时,为了使电解阴极板不受损伤,弹性滚轮1被磨损后要经常更换,弹性滚轮和调整套采用键连接,互换性好,安装方便,易于维护和保养。主轴4的大轴43部分设置空腔42,节约了成本。弹性滚轮1和调整套2间隔安装,一方面使弹性滚轮1轴向定位,另一方面保证了电解阴极板剥锰机的多根滚轴上的弹性滚轮1的数量不等,实现了电解阴极板剥锰机的两排多根滚轴之间的弹性滚轮1保持错位安装,有利于电解阴极板上镀锰层完全剥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主轴4的其它设计方式,如主轴4的大轴为实心体,键槽46改为花键或焊接,大轴43端部将轴承安装孔41改为外圆面轴承位,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众整流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大众整流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5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