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焊接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5773.8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嵇雷;石琛;国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风帆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H01M2/2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制作技术,特别是锂电池极耳焊接定位装置,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工作电压高(3.6V,是镉—镍、氢—镍电池的三倍)、体积小(比氢—镍电池小30%)、质量轻(比氢—镍电池轻50%)、比能量高(是镉—镍电池的2~3倍,氢—镍电池的1~2倍)、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是21世纪发展的理想能源。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广泛适用于手机、移动DVD、NOTEBOOK、摄像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影机、笔记型电脑、电动车、携带式卫星定位系统等。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正、负极耳的焊接是一道重要工序,这道工序的任务是将正、负极耳分别焊接到铝箔和铜箔集流体上,以引出电流。由于涉及到后续的顶封工序,需要将正负极极耳胶块、铝塑膜分别通过加热、加压粘结在一起。极耳胶块长度和集流体顶封边的长度有限,同时要求极耳胶块封装外露尺寸要满足工艺要求,这就要求极耳在和集流体焊接时与集流体边缘的距离务必要满足一定的尺寸要求,以保证极耳胶块和铝塑膜顶封边具有较大的重合面积便于封装,同时极耳胶封装外露尺寸也需满足工艺要求。目前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极耳胶块和集流体边缘的距离是依靠操作工人的经验判断,加工误差比较大,不同的操作工实际焊接距离也不一样,尤其新手焊接时前期需要进行训练,否则会造成较多的不合格产品,对后续顶封封装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极耳顶封外露尺寸也会出现不符合工艺要求的问题,严重时电池需要返工重新进行焊接,不但增加了产品费损,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极耳焊接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极耳焊接定位装置,构成中包括超声波焊机焊台,其特别之处是:所述焊台外侧设有极耳焊接模板,所述模板厚度L为定位尺寸, 该定位尺寸与被焊接的极耳胶块距集流体边缘的工艺尺寸相匹配。
上述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模板的上部设有极耳槽,极耳槽为“凹”字形,其槽宽B与被焊接极耳宽度相匹配。
上述圆柱型锂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模板的极耳槽宽度B 分别为2mm、3mm、4mm、5mm、6mm、8mm、10mm,每种宽度分别对应的厚度L为2mm和1mm两种。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负极耳焊接集流体工序中,极耳胶块和集流体边缘的距离不易定位问题对工装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厚度与上述定位距离匹配,且带有极耳槽的模板,将该模板粘合到焊台外侧,焊接时该模板的厚度即为定位尺寸,只需将极耳胶块紧靠在模板处就能够准确的保证极耳胶块与集流体边缘的距离。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根据不同规格的极耳,安装与其匹配的模板来满足生产的需求。采用本实用新型在集流体上焊接正负极耳,不仅能够保证极耳胶块和集流体边缘的距离完全满足工艺要求,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操作人员的焊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极耳、极耳胶块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含义如下:1. 超声波焊机焊台;2.集流体;3.模板;3-1.极耳槽;4. 极耳;5.极耳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5,本实用新型构成中包括超声波焊机的焊台1,被焊接的集流体2铺在焊台上,在焊台1的外侧粘合极耳焊接模板3,该模板的厚度L为定位尺寸, 该定位尺寸与被焊接的极耳胶块5距集流体2边缘的工艺尺寸相匹配。
参看图1-3,所述模板3的上部设有极耳槽3-1,极耳槽为“凹”字形,焊接时极耳4置于极耳槽内,以对极耳形成限位,极耳胶块5紧靠在模板3的外侧,极耳槽的宽度B与被焊接极耳宽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根据极耳规格不同,制作一系列模板,模板的极耳槽宽度B 分别为2mm、3mm、4mm、5mm、6mm、8mm、10mm,每种宽度分别对应的模板厚度L为2mm和1mm两种,极耳槽高度H为2-3毫米为宜。焊接时选择合适的模板粘接在超声波焊机焊台外侧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风帆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风帆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5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