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6538.2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熊晓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晓倩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移动 升降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器,尤其涉及轻型物品的提升后,将高度固定的装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将小件物品提升后,又需要将其固定的时候常有发生,例如:抽油烟机是厨房必不可少的设备,已有抽油烟机的技术不足之处是,由于其安装后位置即固定,油烟大时不能将油烟抽尽,此时,如能够调解油烟机的高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油烟不能抽尽的问题,进而解决厨房被油烟污染的麻烦。
又如,在厨房空间不大的情况下,要在墙壁上固定橱柜,当橱柜安装好后,如橱柜太高,不方便取物品,太矮,又妨碍操作,如可以自由升、降,问题就迎刃而解。
随后出现了公开号为:201363808,申请日为:2009年12月16日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是提升物品安装在墙上,坠陀系在提升物品的另一端,与提升物品的重量平衡,采用钢丝绳来传动,通过滑轮来连接提升物品,拉动拉环任意移动,该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自由升、降的问题,但不能解决提升物品在提升过程中左右摆动和到达指定高度后不能固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用途广泛,省力的升降机构,而且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左右摆动,到达指定高度还能固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器,包含两个第一滑轮、钢丝绳和吊架,两个第一滑轮均固定在吊架上,钢丝绳通过吊架上的两个第一滑轮一端连接坠陀,另一端连接提升物品。
还包含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纵向滑道和第二滑轮,纵向滑道上还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为第二滑轮嵌入滑道内,提升物品与第二滑轮固定连接。
所述纵向滑道的横截面为半封闭式,且滑道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档杆。
所述坠陀与提升物体的重量相应。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
首先,设置第一滑轮,通过钢丝连接提升物品和坠陀,将力背增加一倍,因此,据物理学得知,将省力一半;并且,坠陀的重量与提升物品相应,又可以省力;
其次,第二滑轮嵌入滑道,可有效地防止提升物品左右摆动;
第三,在滑道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档杆,可以防止提升物品达到指定高度后,很好的得到固定。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用途广泛,省力等优点,而且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左右摆动,到达指定高度还能很好地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1、滑道,2、第一滑轮,3、第二滑轮,4、档杆,5、钢丝绳,6、坠陀,7支架,8、提升物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器,包含两个第一滑轮2、钢丝绳5和吊架7,两个第一滑轮2均固定在吊架7上,钢丝绳5通过吊架7上的两个第一滑轮4一端连接坠陀6,另一端连接提升物品8。
实施例2
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器,包含两个第一滑轮2、钢丝绳5和吊架7,两个第一滑轮2均固定在吊架7上,钢丝绳5通过吊架7上的两个第一滑轮4一端连接坠陀6,另一端连接提升物品8,还包含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纵向滑道1和第二滑轮3,纵向滑道1上还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为第二滑轮3嵌入滑道1内,提升物品8与第二滑轮3固定连接。
实施例3
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器,包含两个第一滑轮2、钢丝绳5和吊架7,两个第一滑轮2均固定在吊架7上,钢丝绳5通过吊架7上的两个第一滑轮4一端连接坠陀6,另一端连接提升物品8。还包含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纵向滑道1和第二滑轮3,纵向滑道1上还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为第二滑轮3嵌入滑道1内,提升物品8与第二滑轮3固定连接,滑道1的横截面为半封闭式,且滑道1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档杆4。
实施例4
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器,包含两个第一滑轮2、钢丝绳5和吊架7,两个第一滑轮2均固定在吊架7上,钢丝绳5通过吊架7上的两个第一滑轮4一端连接坠陀6,另一端连接提升物品8。还包含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纵向滑道1和第二滑轮3,纵向滑道1上还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为第二滑轮3嵌入滑道1内,提升物品8与第二滑轮3固定连接,滑道1的横截面为半封闭式,且滑道1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档杆4,所述坠陀6与提升物体的重量相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晓倩,未经熊晓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6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