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底立袋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6815.X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锦;曾文明;赵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16 | 分类号: | B65D30/16;B65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底立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底立袋。
背景技术
包装商品所用的塑料包装袋,一般都是由两薄层塑料在四周边缘处封口而成(有的只在上下两边封口),当内装了商品后,尤其是盛装粉料、液料等无定形商品后,则会中间凸出,四边渐低,导致只能平放,不能立置。由于现在货物销售大多需要陈列在货架上,因此这种传统包装袋放在货架上就会影响陈列和销售效果,难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另外,这种只能平放的包装袋也会影响使用效果,如洗衣粉或醋开口使用后,平放时就容易撒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合理、使用便利的切底立袋。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底立袋,包括用于盛装物品的外袋体和用于形成外袋体底壁的内袋体,所述外袋体的开口位于其上部,所述内袋体的开口位于其下部;所述外袋体内壁与内袋体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区,所述密封区上边缘线是一条向下凸出的弧线。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袋体内腔中设有半圆形粘结区,所述半圆形粘结区设置在内袋体中部的两侧边缘处。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袋体内腔还包括不粘连的分离区。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袋体内壁与内袋体外壁之间的密封区上对称设有两个气泡区。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区下边缘线与外袋体底部边缘线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通过调整密封区上边缘线的具体形状,使其外袋体内腔底部圆滑饱满,另外还可保证由内袋体形成的立袋底壁在从两侧到中间的方向上,宽度从小到大,自然过渡,从而保证了切底立袋在盛装物品及站立后的整体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切底立袋中内袋体内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所示为:外袋体1,内袋体2,密封区3,密封区上边缘线31,密封区下边缘线32,气泡区33,半圆形粘结区4,分离区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切底立袋中内袋体内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底立袋,见图1至图3,包括用于盛装物品的外袋体1和用于形成外袋体1底壁的内袋体2,所述外袋体1的开口位于其上部,所述内袋体2的开口位于其下部,图1中虚线是内袋体2顶端所在位置;所述外袋体1内壁与内袋体2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区3,所述密封区3上边缘线31是一条向下凸出的弧线,所述密封区3下边缘线32与外袋体1底部边缘线一致。
所述内袋体2内腔中设有半圆形粘结区4和不粘连的分离区5,两个半圆形粘结区4对称设置在内袋体2中部的两侧边缘处。
所述外袋体1内壁与内袋体2外壁之间的密封区3上对称设有两个气泡区33。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调整密封区上边缘线的具体形状,使其外袋体内腔底部圆滑饱满,另外还可保证由内袋体形成的立袋底壁在从两侧到中间的方向上,宽度从小到大,自然过渡,从而保证了切底立袋在盛装物品及站立后的整体美感。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68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