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586831.9 申请日: 2010-11-02
公开(公告)号: CN201890100U 公开(公告)日: 2011-07-06
发明(设计)人: 刘保增;周跃良;白志成;苏福祥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主分类号: B60C29/00 分类号: B60C29/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代理人: 周发军
地址: 432000***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双唇 组合 旋转 气密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带有轮边减速器的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

背景技术

越野车的机动性要求车辆应能够根据不同的路面条件和使用条件(如载重量大小等)进行准确且迅速的充气或放气操作,从而保证车辆良好的通过性和安全性。为了适应轮胎压力提出的不同要求,避免充放气过程中的频繁测压、充气和放气作业,一般设置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根据路面情况或输入指令自动调整轮胎的压力。车辆的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能够在停车或行驶状态下自动完成轮胎压力的调整,其关键在于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实现静止状态的气源与转动状态的轮胎之间无泄漏对接的旋转气密装置的密封性。

在带有轮边减速器的重型车领域,国内外现有的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均采用旋转密封装置,但有的密封装置的密封圈相互间采用螺栓组合,影响了密封圈与半轴套管间的同心度,易造成偏心,致使磨损加剧,密封性能下降。有的密封圈采用传统的油封结构,其密封圈采用单唇加副唇的形式,耐压低、寿命短。有的在密封圈结构设计中,没有考虑轮边减速器工作时的油压随温度的变化,对润滑油的密封效果差。有的虽然都有考虑,但实施效果不能兼顾,仍存在一些密封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耐高压能力强的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盖板、垫块、环体、油封、O型密封圈及卡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包括双唇口油封和单唇口油封;所述环体套在半轴套管上,并一同装入轮毂内腔固定,环体中部开有一个锥形螺纹孔兼作轴向定位,孔的轴向两侧各安装两个油封,内部为单唇口油封,用盖板定位并支承,外部为双唇口油封,用垫块固定;所述油封由油封本体、骨架和弹簧组成,骨架置于油封本体的内部,弹簧位于唇口的内侧;所述卡簧安装在环体内壁的沟槽内,固定垫块和油封;所述 O型密封圈为两个,安装在环体的外表面的两个沟槽内,用于环体与轮毂之间密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使用寿命长、耐高压能力强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1为轮边减速器,2为轮毂,3为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4为制动鼓,5为半轴套管,6为进气接头,7为连接气管,8为车轮阀, 9为垫块,10为环体,11锥形螺纹孔,12为单唇口油封,13为盖板,14为双唇口油封,15为 O型密封圈 ,16为卡簧,17为接轮胎,18为气源口。

在轮毂2和半轴套管5之间的空间内、在半轴套管上,空套一个环体10。在环体10上开有一个和进气接头6配合的锥形螺纹孔11,在锥形螺纹孔11的轴向两侧各安装一个单唇口油封12和一个双唇口油封14,单唇口油封12用盖板13辅助增加油封的刚度,提高油封对高压气体的密封能力,盖板13与双唇口油封14外的垫块9对两种油封形成支撑并轴向定位,垫块9的外侧各装有一个卡簧16,卡簧16安装在环体10内壁的两道沟槽内,轴向定位,装配时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装配成一个整体3,方便安装。将进气接头6装配到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3的环体10的锥形螺纹孔11内,整个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3相对半轴套管5轴向位置固定,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3和轮毂2之间的间隙靠O型密封圈13密封,整个气道的的通断靠车轮阀8控制。所述 O型密封圈15为两个,安装在环体10的外表面的两个沟槽内,用于环体10与轮毂2之间密封。

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3在半轴套管5和轮毂2之间形成一个旋转密封气室,通过进气接头6和轮毂2连接,气体经连接气管7和车轮阀8后和轮胎连接,达到了单双唇组合旋转气密装置3和轮毂2一起转动,静止状态的气源与转动状态的轮胎之间无泄漏对接的目的。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特种车辆技术中心,未经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特种车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6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