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可燃气水封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生物质气化反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7139.8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常厚春;马革;赵广健;陈平;覃勇付;陈燕芳;刘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6 | 分类号: | C10J3/56;C10J3/82;C10J3/72;C10J3/84;F16J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戴建波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气 水封 装置 使用 气化 反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可燃气水封装置,以及使用该生物质可燃气水封装置的生物质气化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初的气化反应器产生于1883年,它以木炭为原料,气化后的燃气驱动内燃机。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大力发展了用于民用汽车的车载气化器,并形成了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完整技术。当时的生物质气化主要采用固定床气化反应器,其技术水平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
生物质气化是指将生物质原料加工处理后,送入气化炉中,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气化裂解,得到可燃气体,有时根据应用需要还要对产出气经行净化处理从而得到优质的产品气。
生物质气化原理是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借助于气化介质如空气、氧气或水蒸气等的作用,使生物质的高聚物发生热解、氧化、还原、重整反应,热解伴生的焦油进一步热裂化或催化裂化成为小分子碳氢化合物,获得CO、H2和CH4等可燃气体。生物质气化主要包括气化反应、合成气催化变换和气体分离净化过程(直接燃用的不用分离净化)。以空气为气化介质为例,生物质气化化学反应通式可以表示为:
CH1.4O0.6+0.4O2+1.5N2=0.7CO+0.3CO2+0.6H2+0.1H2O+(1.5N2)
一般而言,生物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惰性灰等组成,含氧量和挥发份高,焦炭的活化性强,因此生物质与煤相比,具有更高的气化活性,更适合气化。
从所采用的气化炉的角度来看,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床气化炉技术,一类是流化床气化炉技术。其中,固定床气化炉又可以分为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横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以及开心式固定床气化炉等;流化床气化炉又可以分为流化床气化炉、双流化床气化炉、以及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等。
无论采用何种气化炉,其目的都是进行生物质气化反应,进而产生燃气。这些燃气通过燃气管道送到下游用户处。目前常见的用于燃气管道的阀门或者容易泄露燃气,进而导致爆炸、人员中毒等安全事故;或者开启或关闭的阻力大,切换速度慢,影响工作效率。
除了上述问题外,目前所使用的气化炉还存在如下问题:
(1)气化炉气化效率低。生物质原料不能很好地被气化,能量利用率低,能源浪费较严重,易使气化炉积灰及结渣较多;
(2)燃气发热量偏低。较低的发热量不仅造成储气成本升高,而且造成每户用气量升高,增加了用户支出,限制了用户用气的积极性;
(3)杂质含量高。焦油和灰尘沉积严重,集中供气系统不能进行长期安全运行。不仅影响了生产的连续性,而且造成厂房内火焰上窜,管道形成负压回火爆炸;
(4)二次污染问题。市场上部分生物质气化机组采用湿式净化技术,这样不可避免地向外界排放洗涤过的冷却水,导致冷却水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酚、氨等。它们对动植物生长及安全构成危害,从而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生物质可燃气水封装置,达到既能防止燃气泄露,又能快速切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生物质可燃气水封装置的生物质气化反应系统,以达到避免燃气导致的危险事故同时,提高气化效率和燃气发热量,减少焦油和灰尘等杂质的生成,减少二次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反应系统的生物质可燃气水封装置,该生物质气化反应系统包括流化床气化反应器以及连接于流化床气化反应器的燃气管道;该水封装置包括:
第一水容器,其底部开有一个通孔,燃气管道从该通孔穿过,其底部的通孔与燃气管道的结合部密封,以避免燃气泄漏;
外壳,其罩于第一水容器上部,其下部置有多个通水孔;其上设有燃气出口,其顶部设有供拉杆穿过的通孔;燃气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一水容器和外壳包围的空间内,且高于第一水容器内的水面;
第一钟罩,其位于外壳之内,罩在燃气管道的出口端,其底端位于第一水容器内的水面以下;
第二水容器,位于外壳的顶部,其底部开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处设有管道,且该通孔与外壳顶部的通孔重合;
拉杆,拉杆底端连接于第一钟罩的顶部,并从外壳顶部的通孔穿出;
第二钟罩,其连接于拉杆,且罩在第二水容器管道的顶端,其底端位于第二水容器内的水面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7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磨芝麻香油沁出机
- 下一篇:基于IMS的IPTV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