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总线传输有线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7285.0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7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姚进;朱新海;张弢;赵红兵;刘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希工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线 传输 有线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总线传输有线控制系统,尤其涉及该系统中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者对工程机械设备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大多是基于电子操作的,这时就使得电子装置之间的通讯越来越复杂,同时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连接信号线,信号线的增加给传统的有线控制系统会带来不便。另外传统的固定操作室操纵的局限性,也很难应付多变的操控工位的需要。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总线传输有线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总线传输有线控制系统,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便携式操作控制器;所述的便携式操作控制器通过电缆与被控设备控制器相连;所述的被控设备控制器通过电缆提供给便携式操作控制器电源;所述的被控设备控制器还与设备上的各执行元件相连;所述的便携式操作控制器设置了模块化的控制功能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解决现代设备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又能实现操作工位的灵活变换。使两者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更好的服务于实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线传输有线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线传输有线控制系统的电压转换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总线传输有线控制系统的8芯连接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便携式操作控制器;所述的便携式操作控制器通过电缆与被控设备控制器相连;所述的被控设备控制器通过电缆提供给便携式操作控制器电源;所述的被控设备控制器还与设备上的各执行元件相连;所述的便携式操作控制器设置了模块化的控制功能开关;
所述的电缆是一8芯电缆线;
所述的被控设备控制器通过电缆提供给便携式操作控制器电源是便携式操作控制器内部自带的电压转换模块,其型号为AB083030。
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式操作控制器采用现有技术的控制模块,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块。
操作人员手动操作便携式控制器上的一个操纵杆或者一个开关,手动指令转换成一个电信号。控制器对数据信号处理后产生一个电子控制指令,在对该指令进行正确性检测后,经电缆传递给被控设备。被控设备将传输来的指令处理后,转变成相应的电控指令,去驱动相应的电器元件,实现设备的相应动作。
控制器上的各控制功能开关,可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灵活配置。
控制器电源由被控设备提供,控制器内部自带的电压转换模块,实现控制器所需的电压电源,控制器无需再配电源,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信号输出可实现CANbus、CANopen、Profibus、DeviceNet等不同的总线输出形式。
控制信号传递以及有线控制系统的电源,是通过一8芯电缆线,与被控设备相连接,电缆长度可达150米。电缆连接头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代设备中庞大的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减少不断增加的信号线;同时实现操作工位的灵活变换,自由的选择最有利的位置进行对被控设备的操作作业等问题。将总线控制和有线操纵两者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更好的服务于实际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希工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希工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7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