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磁路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7858.X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7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桀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4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杨宏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路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器,特别涉及一种具高电感值的多磁路电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产品推陈出新,且朝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而这些科技产品的基本电子元件为电阻、电容或电感。因此,为了配合目前科技产品发展的主流,电子元件必须薄型化且轻巧化,而最重要的是,其性能不可随着尺寸变小而影响产品的品质与性能。
请参阅图1A及图1B,如图1A所示,早期的电感元件10利用导线103环绕于磁芯101的中段部,将磁罩102包覆磁芯101和导线103,再利用粘着剂(此图未显示)封住磁罩102与磁芯101的间隙,而成为闭磁路电感元件10。当导线103通电后,电流从磁罩102的内侧与磁芯101之间的空间111进入,而从另一空间112流出,电流所引起的磁力线如图1B中箭头所示。
一般而言,为提升电感元件的电感量,可增加磁芯的尺寸、导线环绕圈数、磁力线路径(简称磁路)数量、或减少磁路长度等,然而,由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现有技术可知,磁路在磁芯101中产生分流,因而若欲增加磁路数量或增加导线环绕的圈数时,势必需增加磁芯101的体积,如此可能使得磁路所经过的磁芯截面积不同,导致元件电感品质不稳定,再者,此种磁芯101和磁罩102的结构,会因需要降低产品厚度而减少导线的可绕线空间,进而降低元件的电感量。
因此,如何能减少电感器的厚度以满足薄形化的需求,又能不影响元件的电感品质,是现今电感元件设计者最需要考虑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化且多磁路的电感器,其电感量与特性不会随着厚度减少而降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磁路电感器,其中,包含:
金属片结构,其具有相互间隔预定距离的至少三组条状金属片,这些条状金属片中除第一组及最末组以外的任一组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倒L形金属片与邻近其第一侧的条状金属片的相对应端相互连接,且所述任一组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倒L形金属片与邻近其第二侧的条状金属片的相对应端相互连接,而使所述条状金属片构成首尾相连的导电路;
上磁芯,其与所述金属片结构相互接触,其中,所述上磁芯的下表面与所述条状金属片贴合,并使所述第一倒L形金属片及所述第二倒L形金属片扣合并固定在所述上磁芯的上表面;
下磁芯,其与所述金属片结构的条状金属片及所述上磁芯的下表面相互接触,其中,所述下磁芯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条状金属片的多个凹槽。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所述条状金属片的第一组及最末组的未与其邻近的条状金属片连接的一端形成另一倒L形金属片。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所述上磁芯的厚度等于所述下磁芯的厚度扣除所述凹槽的深度。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所述上磁芯的厚度等于所述下磁芯的边缘至其邻近的凹槽的距离。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所述下磁芯的边缘至其邻近的凹槽的距离等于所述多个凹槽间所相互间隔的距离的一半。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每一所述多个凹槽的宽度相同。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所述多个凹槽间相互间隔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所述上磁芯与所述下磁芯之间设有至少一间隔件,使上磁芯结合下磁芯时形成间隙。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所述间隔件为线状间隔件或环状间隔件。
一种多磁路电感器,其中,包含:
金属片结构,其具有相互间隔预定距离的至少两组条状金属片,所述条状金属片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片相互邻接,所述条状金属片在其第二端分别以第二连接片连接第一L形金属片,所述第一L形金属片的未连接该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三连接片连接延伸片;
上磁芯,其具有下表面及与该下表面垂直的侧表面,所述上磁芯的下表面与所述条状金属片贴合,且上磁芯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片贴合;
中磁芯,其与所述金属片结构的条状金属片、第二连接片、第一L形金属片及上磁芯的下表面相互接触,所述中磁芯的上表面形成有容置条状金属片的多个凹槽,所述中磁芯的下表面形成有容置第一L形金属片的多个凹槽;
下磁芯,其与所述金属片结构的第一L形金属片、第三连接片、延伸片及中磁芯的下表面相互接触,所述下磁芯的下表面形成有容置该延伸片的多个凹槽。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所述第三连接片为第二L形金属片,所述第二L形金属片的未连接第一L形金属片的一端连接有延伸片。
所述的多磁路电感器,其中,所述延伸片垂直于第二L形金属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桀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美桀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78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