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可伸缩铁质遗落物体拾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8689.1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祝彦兵;付佳杰;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04 | 分类号: | B25J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可 伸缩 铁质 遗落 物体 拾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体拾取器。
背景技术
现代船舶运营过程中,轮机员维护保养和检修机舱设备时常常需要拆卸,而在拆卸过程中,一些铁质物体例如螺丝帽、螺丝钉、扳手等会坠落到滑铁板下面,如果不及时取回会给船舶运营带来诸多问题如设备部件不能固定、某些电动机的短路甚至发电机短路,严重时会危及船舶运行。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为了节省空间,造船人员会将一部分管路和电缆铺在滑铁板下面,一旦铁质物体打在两根电缆之间,长时间由于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必然引起短路,而且安装设备时所留的空隙很小,空间通常受到框架的影响,一旦铁质物体坠落到滑铁板以下很难用手取出。目前轮机员所采取的措施通常是掀开滑铁板取出,或者用大块磁铁吸取(容易受周边铁质材料干扰,很难定位),这些方法即费时费力又不一定有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在船舶维护保养和检修过程中遗落物体拾取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可伸缩铁质遗落物体拾取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可伸缩铁质遗落物体拾取器,其特征在于:由圆管、电磁铁、支撑盒、外接线、开关和卡销组成,电磁铁安装在位于底部的支撑盒内,电磁铁通过外接线与位于上部 的开关连接,圆管之间安装有卡销。
所述圆管的数量大于等于两根。
所述圆管为空心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船用可伸缩铁质遗落物体拾取器基于电磁力原理,可伸缩杆能够根据空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长度灵活使用,克服了传统杆固定的不便,操作简单可靠,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定位准,能够及时取回遗落铁质物体,比原始方法方便有效,减小了由此所引发的事故率,提高了船舶安全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用可伸缩铁质遗落物体拾取器的水平放置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船用可伸缩铁质遗落物体拾取器底部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船用可伸缩铁质遗落物体拾取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船用可伸缩铁质遗落物体拾取器,取两根或多根圆柱形空心钢管,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两根圆管,将带有球形突起的小直径圆管2插在大直径圆管3内,圆管2和圆管3之间安装有卡销1,组成可伸缩的套管;电磁铁通过外接线6与位于上部的开关7连接,将一定规格的直流电磁铁4(可调换)置于底端的支撑盒5内,外接线6通过套管经上部管预留的小孔穿出与电源连接,将接通开关7固定在伸缩杆的上部。电源采用直流24V,因为机舱内有多处直流24V电源接头,方便使用。另外采用直流电源可以延长线圈的使用寿命。通电即开关7按下时电磁线圈就会对铁质物体产生吸力达到拾取此类物体的目的。底部还可以加铁钩,用以拾取遗落在舱底的抹布等。使用时首先将 装置与机舱直流24V电源连接,将此装置放到铁质物体坠落的区域,然后按下通电开关7,电磁铁4通电产生吸力即可完成拾取遗落物体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8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