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9139.1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姚庆意;廖彦博;林文和;林柏樟;吴信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秦小耕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组接数个锂电池且具有较佳散热效果以提高应用范围的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需求,安装在可携式电子产品内的储能装置,逐渐朝向能应用在需耗大电流、大功率的大型化产品发展,如一般轻型电动代步车,以往大多是串联数个电瓶做为储能装置,但此种架构存在体积大、重量重、充电耗时等缺点,再加上锂电池具有高能量、高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所以有的厂商尝试将数个锂电池串联使用,其虽然能改善前述缺点,但是由于这些电池必须分别安装在壳座中,而后再借由所述壳座彼此组接在一起,此将导致电池热量难以排出,容易影响电池效能及安全性,所以此种锂电池模组尚须克服电池散热问题,其设计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散热效果的储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储能装置,包含:数个电池,及一个用于组装所述电池的电池座,该电池座包括数个彼此相邻衔接的框盒,每一框盒都用于容装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并包括一个间隔位于该电池后侧的后立壁、一个与该后立壁间隔相对且位于该电池前侧的前立壁、两个分别连接该后立壁与该前立壁的左右两侧的连接壁,及一个位于所述连接壁间且供该电池的底部周缘靠置的承载壁,每一框盒的后立壁顶缘都与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框盒的后立壁底缘叠合,且每一框盒的前立壁都与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框盒的前立壁相间隔,使该电池座界定出一个供空气流通以将电池热量散出的散热流道,该散热流道具有至少一条位于所述框盒的后立壁与电池间且上下直向贯通的主流道段,及数条分别由该主流道段横向往前经过所述电池间且通出所述框盒的前立壁外的支流道段,该主流道段具有一个封闭端,及一个相反于该封闭端且供空气进入的进气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储能装置,每一框盒还包括一个位于该后立壁与该前立壁的顶面的第一结合单元,及一个位于该后立壁与该前立壁的底面的第二结合单元,各框盒都借由该第一结合单元与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框盒的第二结合单元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储能装置,该第一结合单元具有两个分别由该后立壁的顶面往上延伸的后凸柱,及两个分别由该前立壁的顶面往上延伸的前凸柱,所述后凸柱的长度短于所述前凸柱的长度,使得后凸柱的顶缘与前凸柱的顶缘的高度相同,该第二结合单元具有两个分别形成在该后立壁的底面的后凹槽,及两个分别形成在该前立壁的底面的前凹槽,各框盒的后凸柱与前凸柱分别嵌插在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框盒的后凹槽与前凹槽内,借以结合上下两相邻框盒。
本实用新型所述储能装置,该电池座还包括数个分别衔接固定所述框盒的衔接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储能装置,每一衔接单元都直立串接所述上下叠置的框盒,并包括一支穿过所述框盒的螺丝,及一个螺接于该螺丝的螺帽。
本实用新型所述储能装置,该电池座还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述框盒位于该主流道段的封闭端的一侧的封盖板,该封盖板界限出该主流道段的封闭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储能装置,每一框盒还包括一个形成在所述连接壁的其中的一个连接壁的外侧的第一卡嵌单元,及一个形成在所述连接壁的其中的另一个连接壁的外侧的第二卡嵌单元,各框盒都借由该第一卡嵌单元与旁侧相邻的另一个框盒的第二卡嵌单元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储能装置,该第一卡嵌单元具有两个前后间隔且分别由连接壁的外侧底部往外突伸的卡块,该第二卡嵌单元具有两个前后间隔且分别由连接壁的外侧底部往内凹陷的嵌槽,各框盒的卡块分别嵌入旁侧相邻的另一个框盒的嵌槽内,借以结合左右两相邻框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在该电池座内设置该散热流道,使空气能由该进气端进入该主流道段,并由所述支流道段流出,借以将所述电池的热量散出,以达到有效散热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储能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另一纵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储能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包含数个电池1,及一个用于组装所述电池1的电池座2。
每一电池1为一呈矩形体的锂电池,由于电池1的构造为一般现有技术,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隔膜及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备聚光薄膜电池的接收器的掩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