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线精轧机的锥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9578.2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曹瑞春;刘维;姜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7 | 分类号: | B21B31/0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54027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线精 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材轧制精轧机使用的锥套,属金属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线精轧机锥套是安装在辊环与轴之间的部件,轴、锥套、辊环及辊环保持架之间的装配关系如图1所示。传统高线精轧机锥套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是一个内表面为锥面的圆筒,装配时将它打压在轴上,锥套受到轴的径向力而膨胀,从而使轴、锥套和辊环保持架紧密结合在一起。
由于锥套较长,传统锥套在实际使用时不易压到位,锥套压不到位时其膨胀尺寸较小,与辊环保持架的接触面积也较小,辊环安装不牢固。因此,在装配辊环时,必须对锥套施加很大的压力,但这样很容易使锥套变形,变形后的锥套拆卸比较困难,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使之从辊环中脱离出来,因而容易使锥套和辊环划伤,受损严重的锥套和辊环再次使用时会出现径向的波动,这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也大大降低了锥套和辊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装配和拆卸的用于高线精轧机的锥套。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高线精轧机的锥套,它是一个内表面为锥面的圆筒,改进后,在其内径较大的一端的筒壁上开设有轴向豁口。
上述用于高线精轧机的锥套,所述轴向豁口末端轮廓线为弧线。
上述用于高线精轧机的锥套,所述轴向豁口设置3-5个,它们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上述用于高线精轧机的锥套,所述轴向豁口的长度为锥套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宽度为1-3mm。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高线精轧机锥套的端部增设了轴向豁口,使锥套在装配过程中易于膨胀,彻底解决了辊环安装不牢固的现象,而且锥套的装配和拆卸阻力较小,有效避免了因拆装力过大给辊环和锥套带来的损伤,大大提高了辊环保持架和锥套的使用寿命及产品的加工精度,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轴、辊环及辊环保持架之间的装配图;
图2是传统高线精轧机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锥套;2、辊环;3、辊环保持架;4、轴;5、轴向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2、图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锥套所存在的辊环压不住、辊晃的问题,对锥套进行了改进:在原有锥套的基础上,在锥套内径较大的一端均匀开3-5个轴向豁口5,轴向豁口5的长度为60mm(实际可取锥套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宽度为2mm(实际可取1-3mm),开口末端加工成12mm长度的圆口,防止锥套1在受压膨胀时,由于末端应力集中造成开裂,此开口锥套的工作原理为:在打压时,由于锥套1存在锥度,在轴4逐渐进入锥套1时,会对锥套1内表面施加向外的径向力,使开过口的锥套1的四个部分(指开4个轴向豁口时)均匀涨开,由于锥套1已开豁口,因此锥套1的膨胀尺寸较大,能够很好地与辊环保持架3进行结合,从而解决了辊环压不住的现象。
原有的锥套在打压时,压力需达到450Bar,实际测量锥套整体膨胀为0.3mm,而本实用新型则不存在锥套涨不到位的现象,实际压力达到300Bar时,已满足要求。在锥套拆卸的过程中,原来的锥套,需要应用压力机,很大的压力才能将锥套从辊环表面脱离出来,而本实用新型仅需要用手或用铜棒轻击即可脱离,避免了辊环2和锥套1的表面划伤,辊环2和锥套1表面光滑,解决了辊晃的问题,稳定了成品尺寸。此外,开口锥套的应用,减少了由于辊环压力过大造成的锥套变形,提高了辊环和锥套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机的工作介质的过滤器和这种过滤器的组成部分
- 下一篇:平衡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