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589604.1 申请日: 2010-11-03
公开(公告)号: CN201867367U 公开(公告)日: 2011-06-15
发明(设计)人: 李军;孙世岭;莫志刚;于庆 申请(专利权)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21/35 分类号: G01N21/35;H05K7/20
代理公司: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代理人: 卢玲
地址: 400037 重庆***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气体 敏感 元件 防结露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敏感元件,具体涉及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线气体检测技术是利用待测气体对特征红外波长的吸收特性进行气体浓度分析的一种先进技术,由于其具有检测精度高、气体选择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矿山开采等领域。

在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如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灾害一直是制约煤矿开采及安全生产的最严重灾害,如何准确、有效的监测气体浓度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衡量指标。由于我国煤矿井下条件特殊、开采环境恶劣,高温高湿等一直是制约红外线气体检测技术在我国煤矿领域应用的主要障碍。

由于红外线气体检测敏感元件内部气室为光学器件构成,红外光在气室中多次反射后进入探测器最终实现气体浓度测量。其中光学气室均为金属镀金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表面极易结露,而一旦光学表面结露必然会改变光线的原有反射路线,从而导致测量数据出现极大偏差,因此如何有效防止红外元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内部结露成为红外气体检测传感技术能否用于煤矿井下的先决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包括气体敏感元件、安装板、外壳;其中,气体敏感元件安装在安装板上并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其特点是:在气体敏感元件的外周表面设置电热元件,电热元件通过引脚安装在安装板上,在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外壳的内腔相通并与气体传感元件的底面相对。

电热元件在工作状态下能够为气体敏感元件提供热量,使气体敏感元件能保持较高温度,从而即可避免在高湿环境下气体敏感元件内部光学表面结露,提高了气体敏感元件的测试精度和测试灵敏度;进气口与外壳的内腔相通,保证了气体敏感元件检测采集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气体敏感元件和电热元件位于安装板的下方,进气口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在外壳的内腔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有凸台,在凸台与气体敏感元件之间设置垫圈,气体敏感元件由凸台限位。

设置垫圈的作用是防止气体敏感元件损坏;外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进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安装板上焊接引线,引线位于安装板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外壳的内腔中且位于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时效硬化浇铸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电热元件是金属陶瓷发热器(简称MCH)。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气体敏感元件的外表面设置电热元件,电热元件在工作状态下能够为气体敏感元件提供热量,使气体敏感元件能保持较高温度,从而即可避免在高湿环境下气体敏感元件内部光学表面结露,提高了检测精度及检测灵敏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我国煤矿井下使用,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气体敏感元件防结露装置由气体敏感元件1、安装板2、电热元件3、外壳4构成;其中,气体敏感元件1安装在安装板2上并设置在外壳4的内腔中,在气体敏感元件1的外周表面设置电热元件3,所述电热元件 3可以选用陶瓷电热圈,电热元件3通过引脚9安装在安装板2上,在外壳4上设置有进气口8,进气口8与外壳4的内腔相通并与气体传感元件1的底面相对。

在具体实施例中,气体敏感元件1和电热元件3位于安装板2的下方,进气口8设置在外壳4的底部,在外壳4的内腔与进气口8之间设置有凸台7,在凸台7与气体敏感元件1之间设置垫圈6,气体敏感元件1由凸台7限位。

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保证气体敏感元件1和电热元件3工作以及保证气体敏感元件1采集的信号传输到信号处理电路,在安装板2上焊接引线5,引线5位于安装板2的上方。

在具体实施例中,为防止外壳4内进水和安装板2受潮,在外壳4的内腔中且位于安装板2的上方设置时效硬化浇铸料10;时效硬化浇铸料10将安装板2、气体敏感元件1、电热元件3密封在传感器外壳4内,时效硬化浇铸料10可以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