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9813.6 | 申请日: | 201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7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宋丰倩;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早春创尔沃热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F25B39/04;F28F9/02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王立芹 |
地址: | 25640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式空冷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气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属于热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
背景技术
空冷冷凝器是一类热工设备,在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工程、化工及火力发电厂中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强、处理量大、适应于高温高压等众多优点。传统的空冷冷凝器依靠空气在管外的对流换热,制冷凝剂蒸汽在管内冷凝,冷凝管入口处为纯蒸汽,经过全管程冷凝,出口基本为全液体。管内冷凝时,随着冷凝的进行管内壁凝结液会逐步增厚成膜,阻碍蒸汽与壁面接触,是凝结换热主要热阻。且随液体逐步增加,管内会形成复杂的汽液两相流,冷凝效果严重变差,同时管内蒸汽流速明显下降,对流换热减弱。复杂的两相流对运行稳定性、流动阻力和系统调控等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管内热阻增加,外管壁温度下降,导致外测流体对流换热温差降低,传统上均采用增大面积内外来满足换热需求,管内也尽量增大扰动,致使体积、重量较大,制作和运行成本较高。在追求高效、节能、环保的今天,传统空冷冷凝器单位体积传热面和传热系数较低,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热系数高、体积小、运行成本低、结构简单的气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气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热交换器气液分离节能装置、连接弯头、凝结液出口、换热管组和翅片组,空气热交换器气液分离节能装置又包括联箱、隔板和接管组,分两组,相对安装,每一组各设有一个联箱,联箱为一体式,其内部设有多个隔板、联箱垂直连接接管组,接管组连接换热管组,换热管组外部设有翅片组,联箱左右相对竖直安装,下部设有多个连接弯头,每个连接弯头连接换热管组中下部的两根换热管,一侧的联箱上部设有进气口,同一侧的连接弯头下方设有凝结液出口。
所述的联箱上、下相对水平安装,联箱右端设有多个连接弯头,上部的联箱上设有进气口,下部连接弯头的右端设有凝结液出口,联箱内设有多个隔板、联箱垂直连接接管组,接管组连接换热管组,连接弯头连接换热管组中、右部的两根换热管。
所述的翅片组设有一排或多排。
所述的换热管组为分体式,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接管组和多根换热管,每根换热管与上、下相对的接管组连接固定。
所述的接管组为等长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依据管内冷凝两相流和传热膜态演化特征,利用隔板对蒸汽进行合理分程,并在中间分程处进行汽液分离,凝结液被排除,使得各管程都以纯蒸汽进入并被冷却,实现冷凝器内全程基本维持蒸汽流速不变,有效减小凝结过程中液膜的厚度,充分利用换热面积,全面强化换热,减少材料消耗;
2、利用短管实现了薄液膜乃至珠状凝结,强化换热,增强凝结换热效果,大幅度提升整体换热能力;
3、结构简单,无任何特殊加工工艺,可减少换热面积15%-30%或更高,可靠性强,运行和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平管式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平管式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平管式左视图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管式主视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管式俯视图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立管式左视图示意图。
其中:1、联箱 2、进气口 3、隔板 4、接管组 5、连接弯头 6、凝结液出口 7、换热管 8、翅片组。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3:水平管式
本实用新型的水平管式气液分离式空冷冷凝器,由联箱1、进气口2、隔板3、接管组4连接弯头5、凝结液出口6、换热管7和翅片组8组成。本实用新型本体为一体式,本体左右两侧竖直设有联箱1,联箱1内设有多个隔板3、联箱1垂直连接接管组4,接管组4连接换热管7构成换热管组,换热管组外部设有翅片组8,接管组4为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短管构成,每根换热管7与两联箱1上、下相对的两短管连接固定,隔板3固定于联箱1内部将换热管组分成多个流程,换热管组外部设有翅片组8,翅片组8设有一排或多排,与换热管组胀接连在一起,本体下部设有多个连接弯头5,每个连接弯头5连接中下部的每两根换热管,左侧的联箱1上部设有进气口2,左侧的连接弯头5下方设有凝结液出口6。
参照附图4~6:立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早春创尔沃热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早春创尔沃热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左侧空间狭小的角度测量机构
- 下一篇:钨铼热电偶熔丝定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