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纯氧粉煤超常压无激冷气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9970.7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超 |
主分类号: | C10J3/46 | 分类号: | C10J3/46;C10J3/48;C10J3/84;C10J3/86;C10J3/52;C10J3/5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2407 湖北省应***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常压 无激冷 气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氧粉煤超常压无激冷气化工艺及其装置,克服壳牌粉煤气化工艺装置的缺点,应用于粉煤的煤气化,是对我父亲马建新2009年发明的《虹吸给粉煤装置》专利号:200920146502和《粉煤近常压造气方法》专利号:20092014678的创新、补充和完善,是本人超常压无激冷气化工艺及其装置系列发明申请之一;属于合成氨原料造气、煤制天然气原料造气、煤制油原料造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煤气化技术发展历史
煤气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约经历了200年的发展历史。煤气化技术按固体和气体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和熔融床4种,其中熔融床技术还没有实际应用开发。
1.固定床。固定床气化炉是最早开发出的气化炉,炉子下部为炉排,用以支撑上面的煤层。通常,煤从气化炉的顶部加入,而气化剂(氧或空气和水蒸气)则从炉子的下部供入,因而气固间是逆向流动的。特点是单位容积的煤处理量小,大型化困难。目前,运转中的固定床气化炉主要有鲁奇气化炉和BGC-鲁奇炉两种。
2.流化床。流化床气化炉在分散板上供给粉煤,在分散板下送入气化剂(氧、水蒸气),使煤在悬浮状下进行气化。流化床气化炉不能用灰分融点低的煤,副产焦油少,碳利用率低。
3.气流床。气流床气化炉粉煤与气化剂(O2、水蒸气)一起从喷嘴高速吹入炉内,快速气化。特点是不副产焦油,生成气中甲烷含量少。气流床气化是目前煤气化技术的主流,代表着今后煤气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气流床按照进料方式又可分为湿法进料(水煤浆)气流床和干法进料(煤粉)气流床。前者以德士古气化炉为代表,还有国内开发的多元料浆加压气化炉、多喷嘴(四烧嘴)水煤浆加压气化炉;后者以壳牌气化炉为代表,还有GSP炉以及国内开发的航天炉、两段炉、清华炉、四喷嘴干粉煤炉。
三种先进的煤气化工艺
我国引进并被广泛采用的三种先进煤气化工艺——鲁奇气化炉、壳牌气化炉、德士古气化炉。1.鲁奇气化炉属于固定床气化炉的一种。鲁奇气化炉是1939年由德国鲁奇公司设计,经不断的研究改进已推出了第五代炉型,目前在各种气化炉中实绩最好。德国SVZ Schwarze Pumpe公司已将这种炉型应用于各种废弃物气化的商业化装置。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引进了捷克制造的早期鲁奇炉并在云南投产。1987年建成投产的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从德国引进的4台直径3800mm的IV型鲁奇炉,先后采用阳泉煤、晋城煤和西山官地煤等煤种进行试验,经过10多年的探索,基本掌握了鲁奇炉气化贫瘦煤生产合成氨的技术,现建成的第五台鲁奇炉已投产,形成了年产45万吨合成氨的能力。国内鲁奇炉在用厂家有云南解放军化肥厂、 哈尔滨煤机厂和河南义马煤气厂,在建的厂家有山西潞安矿、新疆广汇和大唐国际等。
2.德士古气化炉属于湿法进料气流床的一种,最早引进该技术的是山东鲁南化肥厂,1993年投产。目前,我国已有山东鲁南、上海焦化、陕西渭化、安徽淮化、金陵石化、南化公司等近30台(套)装置投运,有些已具有10多年运行经验,到目前为止运行基本良好,显示了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先进性。但是,德士古气化炉对煤质限制比较严格,成浆性差和灰分较高,还存在耐火砖成本高、寿命短和煤烧嘴易受磨损等问题。
3.壳牌气化炉属于气流床气化炉的一种,是目前世界煤气化采用最多的炉型之一。这种炉型不仅可用不同种类的煤,包括劣质的次烟煤和褐煤,还可用于生物燃料和废弃物等的气化。壳牌气化工艺于1972年开始研究,1978年在德国汉堡建成中试装置,1987年在美国建成投煤量250~400吨/日的示范装置,1996年在荷兰建成大型IGCC装置,气化炉为单系统操作,日处理煤量2000吨。我国从2006年开始先后有岳阳洞氮、湖北双环和广西柳州等10余家企业引进了16台该类型气化炉。
三、三种先进的煤气化工艺优缺比较
由当今各先进的煤气化工艺相比较,壳牌粉煤气化工艺装置最先进,但也存在建设投资高、建设周期比较长,配套的给煤、干燥、高压氮气及回炉激冷用合成气加压所需的功耗大。壳牌粉煤气化工艺装置一投入生产,克服壳牌粉煤气化工艺装置的缺点,就成为世界煤气化发明人的新目 标。中国煤气化发明人也在其中。我父亲马建新就是典型代表,他提出了克服壳牌粉煤气化工艺装置所有缺点的技术思想,虽然有许多不成熟的技术,却拉开了中国克服壳牌粉煤气化工艺装置所有缺点的技术创新序幕。技术优缺点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超,未经马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流动腐蚀校核的专用空冷器管束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静态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