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栽置物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0042.2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1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栽置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栽置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增加植栽使用的变化性、并同时可增加植栽照顾方便性的植栽置物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种植(小)盆栽以作为观赏之用,尤其对于现今不断于忙碌工作中穿梭、不断承受工作压力的人们而言,在住家或是工作场所种植(小)盆栽实乃一种可以帮助解压、放松心情的极佳作法,尤其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清新空气,对生活环境的改善极有帮助。
传统的(小)盆栽仅单纯地在花盆内种植植物,人们则不定时地视状况对其浇水。然而,传统的(小)盆栽并无任何使用上的变化,也即传统的(小)盆栽仅具有让人们观赏的作用,稍嫌单调。
再者,人们对于(小)盆栽必须时常注意其内所剩余的水分并进行浇水,以使(小)盆栽内的植物可获得充足的水分以避免植物干枯,换言之,人们必须额外花费精神与时间去照顾(小)盆栽,对于忙碌的人们而言,常会造成照顾上的不便,实非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栽置物结构,且此植栽置物结构包括植栽盒体。
上述的植栽盒体包括植栽容室、水容室、吸水件、开口、注水口及至少一置物容室,其中,注水口连通水容室与水容室外部,开口连通植栽容室与植栽盒体外部,吸水件延伸至植栽容室与水容室。
因此,通过置物容室的设计,可增加植栽使用的变化性,例如置物容室可视需要置放笔、尺等,而让整体植栽置物结构可形成植栽文具组合,且将此植栽文具组合置放于书桌上也可增加美观性。
再者,上述的吸水件可通过毛细现象由水容室自动吸水至植栽容室,因此,除了可以减低植栽容室所种植植物的浇水频率而免除人们必须额外花费精神与时间去照顾植物的困扰外,另可通过吸水件以毛细现象的自动吸水设计而可避免人们以手动浇水时产生浇水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如此可让植物生长的更好,换言之,可提高人们照顾植栽的方便性。
上述的植栽置物结构更可包括底座,且植栽盒体组设于底座。前述的底座可凹设有一凹部,在凹部可置放置物座,置物座则可用于置放各种物品,例如手机等,凹部也可用于置放例如便条纸、橡皮擦等文具或其他物品。
上述的植栽置物结构更可包括时钟,其容置于植栽盒体的容置室,且时钟包括至少一时间指针及电源,其中的至少一时间指针显露于植栽盒体外部。因此,整体植栽置物结构除可用于置放物品之外,也可具有时间显示功能,如此可更增加植栽使用的变化性。
上述的植栽盒体尚可包括液位计,且此液位计置放于水容室。前述的液位计包括浮球及透明板,植栽盒体可包括显示区域,且浮球、透明板与显示区域彼此对应。因此,人们可经由显示区域通过透明板由浮球的位置得知水容室的水位高低,以决定是否需由注水口补充水分。
上述的吸水件可包括中空管及吸水线,其中的中空管延伸至植栽容室与水容室,吸水线(例如吸水棉线)置放于中空管并亦延伸至植栽容室与水容室。
上述的吸水件也可为呈圆柱形且具有复数个孔隙的陶瓷棒,或者可为其他具有吸水功能的吸水件,例如吸水海绵(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吸水海绵)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4为图1沿A-A断面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植栽置物结构
2 植栽盒体
20 隔板
201 前板
202 背板
203 通气孔
204 顶板
205 罩盖
206 磁铁
207 握持部
208 显示区域
21 植栽容室
22 水容室
23 吸水件
231 中空管
232 吸水线
233 沟槽
24 开口
25 注水口
26 置物容室
27 容置室
28 液位计
281 浮球
282 透明板
29 小容置室
3 底座
301 上盖
302 下盖
31 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0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