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锅卸压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0061.5 | 申请日: | 201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炳辉 |
主分类号: | A47J27/09 | 分类号: | A47J27/09;F16K1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白永才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卸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锅部件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压力锅卸压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力锅结构中,为了保证锅体在高压烹调环境下的使用安全性,在压力锅的锅盖上一般都设有卸压阀,其作用是通过排出锅内气体而在压力锅烹调完毕或锅内压力过大时卸除压力。目前的卸压阀结构比较简单,其主要由连通锅内并开有排气孔的阀杆、与阀杆上排气孔相适配的阀芯以及安装在阀芯上的重锤组成。然而,这种结构的卸压阀存在着严重的结构缺陷,其具体表现在使用者在卸压时需要手动把重锤提起,使阀芯与阀杆分离,以达到排气卸压的目的。当阀芯与阀杆分离时,锅内气体会泄出,容易烫伤使用者,所以其使用安全性较差。因此,现有的压力锅卸压阀结构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压力锅卸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力锅卸压阀,包括阀座和阀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内设有可套于阀壳内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阀芯组件,安装座外壁开有斜向滑槽,阀壳内壁上设有与斜向滑槽相配的滑块。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座体、设在座体上的阀芯及设在阀芯和座体之间的弹性件。
所述阀壳内顶面上设有与阀芯相配的顶块。
所述滑块与阀壳为一体成型。
所述斜向滑槽为螺旋形滑槽。
所述阀壳顶部设有拨块。
所述弹性件为压力弹簧。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压力锅卸压阀结构进行改进,在阀座内设有可套于阀壳内的安装座,并在安装座上开设斜向滑槽,该斜向滑槽与阀壳内壁上的滑块相配。通过斜向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使用者只需转动阀壳,滑块即可带动阀壳和顶块下移,顶块顶压阀芯下移,完成压力锅的卸压,大大提高了卸压阀使用的安全性。此外,阀壳顶部设有拨块,使用者只需拨动拨块,即可实现阀壳的转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卸压阀主要包括阀座1和阀壳2,阀壳2套在阀座1内。阀座1内设有一安装座3,安装座3套于阀壳2内。安装座3上设有阀芯组件,并且其外壁上开有斜向滑槽4,该斜向滑槽4可以是螺旋形滑槽。阀壳2内壁上则设有滑块5,滑块5与阀壳2为一体成型,且其与斜向滑槽4相配。通过滑块5与斜向滑槽4的配合连接,转动阀壳2即可实现阀壳2的升降。阀芯组件主要由座体6、阀芯7和弹性件8组成,其中座体6固定在安装座3上,阀芯7则与座体6活动连接。弹性件8设在阀芯7和座体6之间,弹性件8可选用压力弹簧。阀壳2内顶面上设有顶块9,顶块9与阀芯7相配。为了方便使用者转动阀壳2,阀壳2的顶部设有拨块10。通过斜向滑槽4和滑块5的配合,使用者只需转动阀壳2,滑块5即可带动阀壳2和顶块9上、下移动,在顶块9的顶压作用下阀芯7也相应的上下移动,实现压力锅的卸压和密封。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压力锅卸压阀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炳辉,未经陈炳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0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用户终端完成联机支付的方法、系统及用户终端
- 下一篇:感光读取的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