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用固定式甲烷断电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0256.X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楠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G08B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固定 甲烷 断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用甲烷断电仪,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固定式甲烷断电仪。
背景技术:
煤矿用甲烷断电仪是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各作业场所,提供甲烷超限断电功能的仪器。目前,煤矿常用的固定式甲烷断电仪采用单一的瓦斯传感器控制一个断电点或者是带二路瓦斯传感器和二路断电控制的设计方式,其功能简单,运行不稳定,反应速度慢,误差范围大,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上述产品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用固定式甲烷断电仪,其由双CPU全数字控制电路、液晶显示模块、通讯模块、报警模块、DSP加FPGA控制模块、红外甲烷检测传感器、电源控制模块、红外遥控模块、外壳、蜂鸣器、报警器、气窗、气室、接收窗口、插头、液晶显示器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红外甲烷检测传感器安置在DSP加FPGA控制模块与电源控制模块之间,液晶显示模块、通讯模块、报警模块、DSP加FPGA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红外遥控模块分别通过全双工接口连接到双CPU全数字控制电路上;双CPU全数字控制电路为控制核心,其由两个低功耗单片机及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下载和调试窗口组成;电源控制模块选用智能化双电源自动切换设计的矿用新型开关电源,红外遥控模块包括红外接收和解码电路;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和报警器,蜂鸣器和报警器安置在外壳表面上;外壳的表面设有液晶显示器、红外遥控模块的接收窗口和通讯模块的接口插头,外壳的下部开有气窗,气窗连接气室,并与气室相通,红外甲烷检测传感器安置在气室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测量误差小,测量准确,反应速度快,功耗低,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中,1、双CPU全数字控制电路2、液晶显示模块3、通讯模块4、报警模块5、DSP加FPGA控制模块6、红外甲烷检测传感器7、电源控制模块8、红外遥控模块9、外壳10、蜂鸣器11、报警器12、气窗13、气室14、接收窗口15、插头16、液晶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煤矿用固定式甲烷断电仪,包括双CPU全数字控制电路1、液晶显示模块2、通讯模块3、报警模块4、DSP加FPGA控制模块5、红外甲烷检测传感器6、电源控制模块7、红外遥控模块8、外壳9、蜂鸣器10、报警器11、气窗12、气室13、接收窗口14、插头15、液晶显示器16等。红外甲烷检测传感器6安置在DSP加FPGA控制模块5与电源控制模块7之间,液晶显示模块2、通讯模块3、报警模块4、DSP加FPGA控制模块5、电源控制模块7、红外遥控模块8分别通过全双工接口连接到双CPU全数字控制电路1上,实现信号的全双工通信;双CPU全数字控制电路1为控制核心,其由两个低功耗单片机及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下载和调试窗口组成,双CPU全数字控制电路1与DSP加FPGA控制模块5组成双CPU全数字控制系统,实现数字显示、巡回检测四路甲烷传感器信号,四路开关量信号和四路断电指令输出的智能化控制;电源控制模块7选用智能化双电源自动切换设计的矿用新型开关电源,将本质安全电源高效率的转换为光源供电的电源,降低功耗,保证电源供应的安全稳定性;红外遥控模块8包括红外接收和解码电路;报警模块4包括蜂鸣器10和报警器11,蜂鸣器10和报警器11安置在外壳9表面上;外壳9的表面设有液晶显示器16、红外遥控模块8的接收窗口14和通讯模块3的接口插头15,外壳9的下部开有气窗12,气窗12连接气室13,并与气室13相通,红外甲烷检测传感器6安置在气室13中。
本实用新型的煤矿用固定式甲烷断电仪,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1、防爆标志:Exd[ib]I;
2、输入信号:4路模拟量,频率200Hz~1000Hz;
3、输出信号:4路开关量,0~5mA,节点;
4、测量误差:相当于±0.02%CH4;
5、显示方式:四位L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楠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楠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0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
- 下一篇:丙烯酸、丙烯醛切换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