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燃气折返双面加热换热器的燃油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0941.2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毛华永;陆辰;李国祥;郭彬;逄学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B60H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于冠军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燃气 折返 双面 加热 换热器 燃油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液暖、除霜、冷起动用的喷射式液暖燃油加热器,属于车用供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油加热器作为一种独立的供热装置,已被广泛用于汽车、舰船等各种运载机械在低温环境下取暖以及发动机预热等。作为加热器重要部件的换热器,其换热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加热器的燃油经济性。
目前,现有加热器的高温燃气均为在换热器内筒表面单面换热,然后便由位于换热器底部一侧的排气口排入大气中。因换热器单面换热不足,且因排气口位于换热器单侧存在燃气短路现象,故其所排燃气温度仍然很高,导致热量没有充分利用,浪费燃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燃油加热器换热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换热、节省燃油的使用燃气折返双面加热换热器的燃油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燃气折返双面加热换热器的燃油加热器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该燃气折返双面加热换热器的燃油加热器,包括换热器、燃烧器和控制器三部分,换热器套装在燃烧器的燃烧室外侧,换热器的开口端连接在燃烧器的连接体一端,控制器固定在燃烧器的导风罩上并与燃烧器的电气部件相连接;换热器包括内筒、外筒、定位环和外罩,内筒套装在外筒内,内筒的左端连接在定位环上,外筒左端连接在内筒上,内筒和外筒的右端分别封堵住,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水腔;内筒与燃烧器的燃烧室之间形成内环形燃气道,外筒与外罩之间的空腔形成外环形燃气道,内筒的前端周向分布有连通内环形燃气道和外环形燃气道的燃气折返孔;外筒的外部套装有外罩,外筒顶部的前、后端分别设有穿过外罩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外罩的前端连接在定位环上,后端设有堵头,该堵头的中心部位焊接有排气弯管。
所述水腔内设有用于加热换热介质水的螺旋导流片。
所述内筒的内壁面周向上与外筒的外壁面周向上分别设有内传热片和外传热片。
上述燃油加热器使用燃气折返双面加热换热器,通过使与换热器内筒表面换热后的高温燃气再次折返180°流经换热器外筒表面继续换热,且燃气经位于外罩堵中心的排气弯管排入大气,不存在燃气短路损失问题,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燃气热量,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燃气折返双面换热器和使燃气经外罩中心排气管排入大气,防止了燃气短路热量损失,能够充分换热、节省燃油,可提高热效率15%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调节板,2、助燃风扇,3、导风罩,4、点火线圈,5、燃油泵,6、连接体,7、定位环,8、挡盘,9、一次助燃空气槽,10、燃气折返孔,11、点火电极,12、喷油嘴,13、进水口,14、内环形燃气道,15、外罩,16、火焰管,17、燃气回流罩,18、外传热片,19、出水口,20、定位柱,21、外堵,22、排气弯管,23、外罩堵,24、内堵,25、内传热片,26、外筒,27、螺旋导流片,28、内筒,29、水腔,30、二次助燃空气导流体,31、二次助燃空气口,32、轴向辅助进气孔,33、外环形燃气道,34、一次助燃空气导流筒,35、着火传感器,36、电磁阀,37、定位套,38、油泵进油管,39、油泵回油管,40、控制器,41、直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燃油加热器包括换热器、燃烧器和控制器三大部分;换热器套装在燃烧器的燃烧室外侧,换热器通过其开口端的定位环7与燃烧器的连接体6连接在一起;控制器40固定在燃烧器导风罩3的侧面,并分别与燃烧器的直流电机41、点火线圈4、电磁阀36、着火传感器35以及水泵、水温传感器和过热传感器等电气部件相连接,以控制燃烧器按规定的程式运行。燃烧器和控制器40与现有燃油加热器中的结构一样。
换热器由内筒28、外筒26、定位环7和外罩15组成。内筒28套装在外筒26内,内筒28的左端焊接在定位环7上,而外筒26左端焊接在内筒28上,内筒28和外筒26的右端分别焊有内堵24和外堵21,内筒28和外筒26之间形成水腔29,水腔29内设有用于加热换热介质水的螺旋导流片27。在内筒28的内壁面周向上与外筒26的外壁面周向上,分别焊有若干U型内传热片25和外传热片18。内筒28与燃烧器燃烧室的火焰管16形成内环形燃气道14,外筒26与外罩15之间的空腔形成外环形燃气道33。内筒28的前端周向分布有使内环形燃气道14和外环形燃气道33连通的若干燃气折返孔10。外筒26的外部套装有外罩15,外筒26顶部的前、后端分别设有穿过外罩15的进水口13和出水口19。外罩15的前端焊接在定位环7上,后端由若干定位柱20支撑定位。外罩15的后端焊接有外罩堵23,外罩堵23的中心部位焊接有排气弯管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0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气织机的辅助引纬气泵
- 下一篇:一种触点电子油门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