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释化疗用针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0996.3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0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顾松;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B17/34;A61L31/16;A61L31/06;A61L3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地址: | 20012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医疗器械中的化疗器械。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小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随着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提高,小儿恶性肿瘤已成为小儿主要病死原因之一。在美国,小儿恶性肿瘤以每5年4.0%的速度持续增高,并在小儿死亡原因中以10%的高比例而居第2位,仅次于意外死亡的44.0%。小儿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与成人有显著不同,胚胎性肿瘤占50.0%~60.0%,而成人最常见的上皮癌在儿童仅为3.0%~9.0%。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呈双高峰趋势,约35.0%~50.0%在3岁之内发病,多为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等胚胎性肿瘤,另一发病高峰为青春前期,多为肝细胞肝癌、甲状腺癌、骨肉瘤等“青春型”恶性肿瘤。
化学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静脉使用各种化疗药物可产生较多的毒副作用,限制了肿瘤周围局部的药物浓度的提高。所以局部化疗的一个显著优点是降低了化疗毒性。由于常规化疗肿瘤内浓度低,大部分药物于机体其它器官作用,毒副作用明显。因此相对于常规化疗,局部化疗仅作用于局部,全身毒副作用少,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但是,目前对巨大恶性实体肿瘤的局部化疗法,还局限于缓释微球和局部植入棒剂或膜剂。而这种方式无法实现对巨大恶性实体肿瘤进行多点穿刺局部化疗,在疗效上仍然存在一定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化疗用针,在巨大恶性实体肿瘤手术无法切除时,对肿瘤进行“针灸”式缓释化疗,增强化疗的效果,降低后期化疗时的肿瘤负荷和药物毒性反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缓释化疗用针,包含针体1和针尾2;
针体1细长,针头部尖锐,针体1的表面带有化疗药物;
针尾2呈伞状,用于穿刺时的着力和穿刺后对穿刺点的压迫止血。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由针体1和针尾2构成一种缓释化疗用针,在其针体1的表面上带有各种化疗药物。由于针体1的头部尖锐,可对巨大恶性实体肿瘤进行多点穿刺局部化疗;而类似图钉伞部的针尾2,可用于穿刺时的着力和穿刺后对穿刺点的压迫止血。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在巨大恶性实体肿瘤手术无法切除时,对肿瘤进行″针灸″式化疗,缓慢释放的药物可以显著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增强化疗的效果,降低后期化疗时的肿瘤负荷和药物毒性反应。
进一步地,缓释化疗用针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成,使得该针具有一定的锐性和硬度,能够较为顺利的穿刺到巨大实体肿瘤的深部。而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不但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韧度和热成型性,而且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具备在体内无毒,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被生物降解,可缓慢持久地释放药物等特性,由于缓慢释放的药物可以显著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因此可进一步增强化疗的效果,降低后期化疗时的肿瘤负荷和药物毒性反应。
进一步地,针体1的表面除带有化疗药物外,还带有凝血酶。由于针体1的表面上不仅带有各种化疗药物,还带有凝血酶,因此在发挥化疗作用的同时,通过带有的凝血酶可以发挥促进化疗针周围血栓形成,降低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化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缓释化疗用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缓释化疗用针。图1是该缓释化疗用针的结构示意图,该缓释化疗用针包含针体1和针尾2,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成。
具体地说,该针体1细长,针头部尖锐,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1-5mm左右,长度从5cm到20cm不等。针体1的表面带有各种化疗药物和凝血酶。针尾2呈伞状,类似于图钉的伞部,直径为1-2cm。由于该针尾2类似于图钉的伞部,因此可以在此着力,利于针的穿刺,并在穿刺后对穿刺点有压迫止血的作用。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中的缓释化疗用针结构简单,在巨大恶性实体肿瘤手术无法切除时,可实现对肿瘤进行“针灸”式化疗,增强化疗的效果,降低后期化疗时的肿瘤负荷和药物毒性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0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