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电机磁极线圈散热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1033.5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9/00 | 分类号: | H02K19/00;H02K3/04;H02K3/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电机 磁极 线圈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步电机磁极线圈散热匝结构,具体涉及用于转子温升较高的凸极同步电机转子励磁线圈。
背景技术
凸极同步电机由于受限于空间及机械强度的原因不能布置更多匝数的励磁线圈,当磁极线圈计算温升比较高时就要配置散热匝以增加散热面从而降低温升,传统的散热匝结构均为焊接式结构,即普通匝和散热匝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的,为了提高连接可靠性,焊接的接头是用冲模冲制的特殊形状,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废料,整个线圈制造效率低,需要冲模并产生废料,成本高,焊接点多接触电阻大。另外普通匝和散热匝的铜线规格不同,散热匝的扁铜线比普通匝的宽,增加了采购扁铜线规格和管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同步电机励磁线圈散热匝结构,此种结构制作过程简单,效率高,无需接头冲模,并达到增加散热面积得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步电机磁极线圈散热匝结构,包括普通匝、散热匝、垫条以及匝间绝缘,所述散热匝间隔设置与所述普通匝之间,并且每个散热匝端部垫放有垫条,使散热匝有一部分宽度凸出于普通匝之外。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相邻的普通匝与普通匝之间,以及普通匝与散热匝之间垫有匝间绝缘。
以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普通匝和散热匝采用相同规格的扁铜母线连续绕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绕制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作用效果明显;在不增大铜母线规格的前提下增加了散热面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普通匝1、散热匝2、垫条3以及匝间绝缘4。普通匝1和散热匝2采用相同规格的扁铜母线连续绕制而成。散热匝2间隔设置与所述普通匝1之间,并且每个散热匝2端部垫放有垫条3,使散热匝2有一部分宽度凸出于普通匝1之外。相邻的普通匝1与普通匝1之间,以及普通匝1与散热匝2之间垫有匝间绝缘4。
制造过程如下:普通匝1和散热匝2采用相同规格的扁铜模线,在绕线模上连续绕制,根据实际图纸要求先绕图纸要求的N匝普通匝1,然后垫放图纸要求宽度及厚度的垫条3再绕一匝散热匝2,这样散热匝2就会凸出普通匝1一定宽度从而达到增加散热面积的目的,按上述步骤连续绕制线圈到图纸要求匝数即可,最后在垫匝间绝缘4。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哈电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1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硅温度在线监测的励磁整流柜
- 下一篇:一种电机支架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