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帆推进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1103.7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崔礼东;曹馨湖;王静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9/00 | 分类号: | B63H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帆 推进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帆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帆在船侧风航行时,帆产生的侧向力通过桅杆传递给船体,造成很大的横倾力矩,极大地影响了船的横稳性,并可能引起货物倒垛,使帆船容易倾覆。传统的大型帆船在船底安装重龙骨,或在舷外安装浮体,以平衡帆产生的横倾力矩。当遇强阵风,来不及缩帆时,船仍有可能倾覆;重龙骨或浮体增加了船的重量和造价,减小了船的有效载荷;此外,强阵风还可能使固定在船体中的桅杆折断。因此,即便安装重龙骨或在舷外安装浮体,帆的面积仍然不能太大,否则侧风时过大的横倾力矩会使船倾覆。这使得风帆在现代商船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仅被用作辅助动力装置。传统的小型无龙骨帆船需靠船员移动,改变重量分布来保持平衡。这种方法既限制了活动、增加了劳动,又比较危险。遇强阵风时,船仍可能倾覆,如遇风向突变,船员来不及移动,则倾覆更是在所难免。
实用新型内容
为平衡侧风时帆产生的横倾力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帆推进模块。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帆推进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帆、桅、桅座、浮力装置、外伸梁、推力轴和控制设备,桅固定在桅座中,浮力装置固定在所述外伸梁末端,推力轴与主船体连接。
所述浮力装置由浮体和水翼组成。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攻角调整系统和自动缩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风帆推进模块,对船体只产生推进力,不产生横倾力矩,从根本上解决了帆船受风后横倾的问题;不需要重龙骨或人员移动,便可保持船的横向稳定,有利于减轻船重、降低船价、减轻船员负担;由于不需考虑横稳性,帆面积不受限制,可推进任何吨位的船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帆推进模块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安装风帆推进模块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风帆推进模块在船艉的安装结构图;
图4是右舷的浮力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风帆推进模块包括:帆1、桅2、桅座3、浮力装置4、外伸梁5、推力轴6,以及控制设备等。
帆1的帆型可以为现有的任意帆型;桅2的形式可以为现有的任意形式,桅2的根部垂直固定在所述桅座3中;浮力装置4由浮体和水翼组成,左右舷各一套,固定在所述外伸梁5末端;外伸梁5与所述桅2构成一个⊥型刚架;浮力装置4及所述外伸梁5应可以在狭窄水域或港内折叠收起,以免与外物相撞;帆推进模块通过所述推力轴6与主船体连接,帆推进模块产生的推力通过所述推力轴6传递给船体中的推力轴承或其他结构;推力轴6应允许所述帆推进模块在船体纵向方向上有转动自由度,从而使桅座3成为转动基座;在某些情况下,推力轴6亦可以被锁定,不允许帆推进模块在船体纵向方向上有转动自由度;控制设备包括攻角调整系统、自动缩帆系统等,其目的是根据观测到的风、浪强度和船舶的运动情况调整帆推进模块的状态,以使帆推进模块发挥最大效率,并保证船舶安全;风帆推进模块可以经标准化成为通用模块系列,满足不同船型的需求。
如图1、图2、图3所示,风帆推进模块安装于一艘近海集装箱船的船艉板外侧,其工作原理如下:当船不受风或顺风时,帆1不产生横倾力矩,模块自动保持平衡。
当船受稳定侧风(不妨假设风从右舷吹来)作用时,风力对推力轴6的矩使模块以推力轴6为轴向左舷摆动。随着左舷的浮力装置4逐渐入水,其产生的浮力逐渐增大。当此浮力的对推力轴6矩与风力的矩相等时,模块停止向左舷摆动,在某一摆角下平衡。此时风的横倾力矩被浮力矩完全抵消,不会作用在船体上成为使船倾覆的力矩,模块对船只输出推进力。
当稳定侧风强度过大时,模块能够产生的最大浮力矩无法与模块所受的风力矩平衡,于是模块持续向左舷摆动。如果摆角超过90°,帆1将触水。实际上,此情况不会发生,因为随着摆角不断增大,帆1在风向法向面的投影面积不断减少,风对帆1的作用力不断减少,风力矩也不断减少,摆角达90°时,风力矩实际上为0。而只要船对水有速度,无论摆角如何,浮力装置4中的水翼产生的浮力矩都不变,在某一摆角下,浮力矩总可以与风力矩平衡。所以,模块受稳定强侧风作用时,并不会摆动到90°。况且,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情况快速缩帆或直接释放控帆索,减小受风面积和风力矩,从而使模块恢复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1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