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防-事故联用水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1277.3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7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崔成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成基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事故 联用 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水池及事故水池,尤其是一种即可减少消防水池、事故水池容积、降低投资费用,又可防止消防水缺失、事故废水外溢的消防-事故联用水池。
背景技术:
目前,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都单独设置有消防水池及事故水池。消防水池用于蓄水、储水,并在池中设置有进水管,与进水管相接有水泵,水泵的出口与排水管相接。一旦发生火情,将灭火枪与排水管相接,启动泵,高压水即可从灭火枪喷出、灭火。而事故水池是为了收集由下水管网流入、经阻火处理、因事故而产生的废水(事故水)。为防止事故水流入环境,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如吉化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污染),国家相关部门已相继出台了多项法规,明确规定了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的确定方法: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即应按事故排水最大量来确定。现有消防水池与事故水池的设置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1.为保证消防用水充足及按事故排水最大量来确定事故水池,消防水池及事故水池的容积均较大,而且事故水池的容积远大于消防水池的容积(一倍以上),工程建设投资大;
2.因事故的不确定性,若发生较大事故,事故历时可能超过当时计算消防水池、事故水池容积时的事故历时,还有可能造成消防水缺失和事故水池容积不足,导致事故水溢出,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即可减少消防水池、事故水池容积、降低投资费用,又可防止消防水缺失、事故废水外溢的消防-事故联用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消防-事故联用水池,有消防水池,在消防水池中置有进水管,与进水管相接有水泵,水泵的出口与排水管相接,与所述消防水池相邻设有事故水池,事故水池的与消防水池之间有相通的通孔。
所述消防水池内设有竖直的消防水隔板,消防水隔板的上面有溢流口;所述事故水池设有竖直的事故水隔板,事故水隔板上有流通口。
所述的通孔设置在下部,在消防水池内设有与通孔相接向上的竖管。
本实用新型是将消防水池与事故水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事故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可继续用于消防水,在不影响消防水池及事故水池原有作用的前提下,减少了消防水池、事故水池的容积,降低了水池建设的投资;而且,可避免事故救援中消防水缺失、事故水池中的废水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有消防水池1,在消防水池1中置有进水管2,与进水管2相接有水泵3,水泵3的出口与排水管4相接,与所述消防水池1相邻设有事故水池5,事故水池5的上部设有与消防水池1相通的通孔6。通孔6的位置根据可能产生事故水的状态而定,如事故水中大多为沉淀物,就将通孔6设置在事故水池5的上部。事故水通过下水管网流入事故池5中,沉淀物沉淀后,液体就从上部的通孔6进入消防水池1中,可临时作为消防用水且可防止事故水外溢。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有消防水池1,在消防水池1中置有进水管2,与进水管2相接有水泵3,水泵3的出口与排水管4相接,与所述消防水池1相邻设有事故水池5,事故水池5的下部设有与消防水池1相通的通孔6。所述消防水池1内设有竖直的消防水隔板8,消防水隔板8的上面有溢流口9;所述事故水池5设有竖直的事故水隔板10,事故水隔板9上有流通口11。通孔6及流通口11根据可能产生事故水的状态而定,事故水中大多为油性漂浮物,就将通孔6及流通口11设置在事故水池5的下部,并与通孔6及流通孔11相接有向上的竖管7,最好在竖管7的上面再接一弯头。事故水通过下水管网流入事故池5中,油性漂浮物浮在事故水上面,混合水就从下部的流通口11及通孔6进入消防水池1中,可临时作为消防用水且可防止事故水外溢。事故结束后,抽出上浮的油性物料,下层混合水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成基,未经崔成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1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向防旋转的楔形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