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塑料炼油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2506.3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4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鹏锋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九盛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炼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炼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塑料炼油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塑料产品在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塑料制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由于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塑料废弃物也越来越多,目前,利用废塑料、废橡胶来提炼燃油的炼油设备有很多,其主要流程是先将废塑料送入反应釜中进行热分解、裂化,再经过除尘过滤、冷却分离等手段得到燃料油,在上述过程中,废塑料在热裂解后剩余许多灰渣及其它无法分解的废弃物沉积在反应釜底部,需要定期停机冷却后清理,冷却物料占用时间较长;另外,由于回收的废塑料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不经过处理直接进入反应釜内,会大大降低反应釜的生产效率,且产生的废气较多,对于大型废塑料炼油系统影响尤其大,此外,未经处理的废塑料有许多是结成块状,也影响了其在反应釜中的分解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1165508Y(申请日:2007.11.1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烘干装置的废塑料炼油系统,包括除尘装置、反应釜、冷凝分离装置和集油装置,其中反应釜前设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滚筒,滚筒两端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连通反应釜,滚筒为倾斜设置,入料口的水平位置比出料口高,滚筒连接有驱动电机,滚筒内有加热装置。该废塑料炼油系统,在反应釜前设置烘干装置,使得废塑料送入反应釜之前先进行烘干,提高了废塑料在反应釜中的分解效率,然而上述炼油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在裂解装置内形成的无法分解的废弃物仍需要停机清理,降低了整个炼油系统的炼油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炼油效率高并能够实现连续化作业的废塑料炼油系统。
一种废塑料炼油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分离装置、自密封进料装置、裂解装置以及裂解气分离装置,所述的裂解装置包括密封加热箱、密封加热箱内的裂解釜以及驱动裂解釜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裂解釜下方的密封加热箱内壁设有加热源;所述的裂解釜包括外筒体以及与外筒体内同轴的内筒体,外筒体两端分别设有作为转轴的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与裂解釜两侧的连接座之间通过填料密封装置密封连接;
所述的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有若干导热管,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外筒体和内筒体侧壁密封连接,使得内筒体与密封加热箱连通。
为保证裂解釜外筒体内的物料快速受热,可在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置多组导热管,一般设置2~5组导热管;为保证物料受热均匀可选择每组导热管由6~10根处于同一平面并均匀环绕内筒体的导热管组成,且每组导热管所在的平面与外筒体轴线相互垂直;导热管设置的数量一般根据实际物料处理量确定。将外筒体设置为可旋转机构,进一步保证了外筒体内部物料的受热均匀,一般可在外筒体的出料管外壁设有轴承,驱动装置通过轴承驱动外筒体转动。裂解装置为全自动360°旋转,受热面积均匀,裂解反应速度快。为方便清理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碳黑,可在外筒体一端设置伸入外筒体的无轴螺旋,无轴螺旋位于外筒体外侧的一端设有排渣口且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当积聚一定碳黑时,可以停止裂解装置的旋转,打开排渣口,依靠外部的电动装置带动无轴螺旋旋转并进行连续排渣直至排渣完毕,排渣过程不需冷却,排渣时间短且保证全过程完全密封。为检修方便,可在外筒体一端设置检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鹏锋,未经吴鹏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2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铁口悬臂旋转移动式烟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备纤维树脂棒的设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