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谐波电流电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3421.7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9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百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02 | 分类号: | H02M5/02;H02M7/02;H02M1/12;H02M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王明亮 |
地址: | 52372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波 电流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谐波电流电源。
背景技术
当代许多高新技术均与市电的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和波形等基本参数的变换与控制相关。电源技术能够实现对这些参数的精确控制和高效率的处理,特别是能够实现大功率电能的频率变换,从而为多项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电源技术不但本身是一项高新技术,而且还是其他多项高新技术的发展基础。电源技术及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大幅度节约电能、降低材料消耗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重要的手段,并为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电源如今已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科技和产业,从日常生活到尖端的科技,都离不开电源技术的参与和支持,但目前市场上单谐波电流电源中单点温度集中过高,易造成热损坏,交流输入,火线、零线端只有一端串入谐波电流,电感造成不平稳,单谐波电流,PF值不高造成无用功率损耗大,加重电网负担及浪费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谐波电流电源,以克服目前市场上单谐波电流电源中单点温度集中过高,易造成热损坏,交流输入,火线、零线端只有一端串入谐波电流,电感造成不平稳,单谐波电流,PF值不高造成无用功率损耗大,加重电网负担及浪费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谐波电流电源,包括电磁兼容传导装置和开关电波转换装置,所述电磁兼容传导装置与开关电波转换装置之间经线路连接谐波电流装置和桥式整流装置,所述谐波电流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谐波电流装置和第二谐波电流装置;电磁兼容传导装置经线路连接火线和零线且同时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双谐波电流,双点分散温度,散热均衡;2、火线、零线平衡阻抗,极大减少产品的电磁传导和辐射对电网的影响;3、提高PF值减轻电网负担和无用功率浪费;4、省掉输入端热敏电阻提高产品效率,减低损耗及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谐波电流电源交流电源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谐波电流电源直流电源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
1、电磁兼容传导装置;2、第一谐波电流装置;3、第二谐波电流装置;4、桥式整流装置;5、开关电波转换装置;6、零线;7、火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双谐波电流电源,包括电磁兼容传导装置1和开关电波转换装置5,所述电源中电磁兼容传导装置1右侧通过线路连接桥式整流装置4,电源中电磁兼容传导装置1与桥式整流装置4之间经线路连接相互并联的第一谐波电流装置2与第二谐波电流装置3,电磁兼容传导装置1左侧经线路分别连接火线7和零线6且同时接地,桥式整流装置4右侧经线路连接开关电波转换装置5。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火线7和零线6通过线路连接防止电磁干扰的电磁兼容传导装置1,再将电源接地,电源经线路分别通过第一谐波电流装置2与第二谐波电流装置3进行谐波效正,通过桥式整流装置4形成高压交流,最后通过开关电波装置5转换输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双谐波电流电源,包括电磁兼容传导装置1和开关电波转换装置5,所述电源中桥式整流装置4右侧通过线路连接开关电波转换装置5,电源中桥式整流装置4与开关电波转换装置5之间经线路分别连接相互并联的第一谐波电流装置2与第二谐波电流装置3,桥式整流装置4左侧经线路连接电磁兼容传导装置1,电磁兼容传导装置1左侧经线路分别连接火线7和零线6且同时接地。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火线7和零线6通过线路连接防止电磁干扰的电磁兼容传导装置1,再将电源接地,电源通过桥式整流装置4形成高压直流,高压直流再分别通过第一谐波电流装置2与第二谐波电流装置3进行谐波效正,最后通过开关电波装置5转换输出。
双谐波电流,双点分散温度,散热均衡;火线、零线平衡阻抗,极大了减少产品的电磁传导和辐射对电网的影响;提高PF值,减轻了电网负担和无用功率浪费;省掉输入端热敏电阻提高产品效率,减低了损耗及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百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百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3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换设备负载调整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