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3465.X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2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胡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9;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外部电路板及设于外部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变压器与共模扼流圈的电连接器系统。
【技术背景】
2009年9月2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1303159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系统,其包括外部电路板及设于外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与若干滤波组合,外部电路板上设有若干导电线路,电连接器包括设有可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空间的绝缘本体、部分收容于对接空间并可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若干对接端子、连接于对接端子后端的一竖直电路板及连接竖直电路板与外部电路板的若干转接端子,每一个滤波组合均由一个变压器和一个与所述变压器连接的共模扼流圈构成,所述转接端子通过外部电路板上的导电线路与所述滤波组合连接。
如此设计,对接端子要经由竖直电路板及转接端子的中转连接才能与外部电路板上的滤波组合实现连接,从对接端子至滤波组合的线路所涉及的物件较多,即,线路所涉及的中间环节较多,电连接器系统较为复杂,线路任一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如子电路板的品质问题、子电路板与端子连接的可靠度问题等等),都将使电连接器系统不稳定以致不能正常工作,电连接器系统的稳定可靠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较为简单实用且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器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系统,包括外部电路板及设于外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与若干滤波组合,外部电路板上设有若干导电线路,电连接器包括设有可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空间的绝缘本体及部分收容于对接空间并可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若干对接端子,每一个滤波组合由一个变压器和一个与所述变压器连接的共模扼流圈构成,所述对接端子直接连接于外部电路板并通过外部电路板上的导电线路与所述滤波组合连接。
对接端子直接连接于母电路板并通过母电路板上的导电线路与滤波组合连接,本设计有效减少从对接端子至滤波组合所涉及的中间环节,电连接器系统的抑制电磁干扰性能未减弱,但更加简单实用,中间环节的减少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程度。
下面将结合图示对本设计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绝缘本体的正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对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的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系统第二实施方式的的组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系统第三实施方式的的组合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系统第四实施方式的的组合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器 2
绝缘本体 20
对接空间 21
第一侧壁 22
第一间隔槽 220
隔板 221
隔栏 222
第二侧壁 23
第三侧壁 24
第四侧壁 25
第五侧壁 26
安装通孔 230
对接插口 27
外部电路板 3
对接端子 30
连接部 31
对接部 32
焊接部 33
变压器 4a
变压器模块 4b
共模扼流圈 5a
共模扼流圈模块 5b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一种电连接器2,其包括设有可收容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对接空间21的绝缘本体20及部分收容于对接空间21并可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若干对接端子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34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井下仪器用小孔接插件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防水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