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调压器的上盖输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3749.9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6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袁勇;兰建强;何文清;张祖裕;卢新友;谢平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川天燃气输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F16K2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400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压器 上盖输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调压器的上盖输气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流体输配送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我国城市燃气用气的高速发展,对相关设备的运行是否平稳、流通能力以及体积大小要求更高,对设备故障率要求更低。
常规的调压器的上盖内部包括滑套,滑套内部安装有定位轴,定位轴与下方的膜片相连,定位轴与膜片之间的空腔为膜片上腔,膜片上腔通过上盖内部的主气道与节流器相连,定位轴的弹簧限位腔与滑套上腔相连,滑套上腔即定位轴的顶端与滑套顶端之间的腔体。使用时,为了使弹簧限位腔内部的复位弹簧准确控制定位轴的位移,进而通过定位轴准确控制膜片的上下移动,需要将膜片上腔内的压力与弹簧复位腔内的压力保持相等,由于弹簧限位腔与膜片上腔不连通,现有技术中是通过设置在调压器外部的取压结构来控制弹簧限位腔内的压力,使弹簧限位腔内的压力与膜片上腔的压力相等。这使得常规的调压器整体结构复杂,故障率高,体积大,不便于维修和使用,尤其在狭小空间内很难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简化调压器结构的用于调压器的上盖输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调压器的上盖输气结构,包括上盖内部的滑套、带有弹簧限位腔的定位轴以及主气道,所述滑套包括与弹簧限位腔连通的滑套内腔以及设置在滑套下端的环形槽,所述主气道与膜片上腔连通,所述弹簧限位腔通过导气通道与滑套上的环形槽连通,所述主气道与滑套上的环形槽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气通道设置在滑套外壁,导气通道的下端与滑套的环形槽连通,导气通道的上端与滑套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气通道上端包括将导气通道与滑套内腔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设置在滑套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气道通过滑套的环形槽以及导气通道与弹簧限位腔相连,因此可以通过主气道向弹簧限位腔内输送气体,且由于上盖内的主气道与膜片上腔连通,这就使得膜片上腔与弹簧限位腔连通,因此可以保证弹簧限位腔内的气压与膜片上腔一致。由以上分析可知,弹簧限位腔内的气压无需通过设置在调压器外部的取压装置调节,因此可以简化调压器的结构,还可减小调压器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调压器的上盖输气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滑套内腔,2-弹簧限位腔,3-定位轴,4-膜片上腔,6-主气道,7-环形槽,8-导气通道,9-上盖,10-节流器,11-滑套,12-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调压器的上盖输气结构,包括上盖9内部的滑套11、带有弹簧限位腔2的定位轴3以及主气道6,所述滑套11包括与弹簧限位腔2连通的滑套内腔1以及设置在滑套11下端的环形槽7,所述主气道6与膜片上腔4连通,所述弹簧限位腔2通过导气通道8与滑套11上的环形槽7连通,所述主气道6与滑套11上的环形槽7连通。
使用时,由于弹簧限位腔2通过导气通道8和环形槽7与主气道6连通,膜片上腔4与主气道6也连通,因此通过主气道6可同时向弹簧限位腔2以及膜片上腔4注入气体,且因弹簧限位腔2与膜片上腔4也连通,因此可以保证弹簧限位腔2与膜片上腔4内的压力相同。
上述导气通道8设置时,可在定位轴3的弹簧限位腔2的外壁上设置一组通孔,在滑套外壁上设置导槽,导槽下端与滑套的环形槽连通,导槽上端与弹簧限位腔2的外壁上设置的通孔连通,上述通孔可设置多个,保证气体流通顺畅。但上述结构还需对定位轴3进行加工,且需定位轴3与滑套外壁上的导气通导8配合良好,因此增加了加工难度,并且当膜片上腔和膜片下腔的压力不同时,定位轴会上下移动,虽然移动幅度不大,但可能使弹簧限位腔2的外壁上设置通孔与滑套上的导气通道错位,降低了气体流通能力。
为了便于加工且使结构简化,所述导气通道8设置在滑套11外壁,导气通道8的下端与滑套11的环形槽7连通,导气通道8的上端与滑套内腔1连通。由于滑套内腔1始终保持与弹簧限位腔2连通,因此,导气通道8可通过滑套内腔1与弹簧限位腔2连通。但采用上述结构,仍然可能由于定位轴3的移动,影响导气通道8的气体流通,为了进一步保持导气通道内的气体可以顺畅流入弹簧限位腔内,所述导气通道8上端包括将导气通道8与滑套内腔1连通的气孔12,所述气孔12设置在滑套11顶部。由于定位轴3的移动幅度较小,不会移动至滑套11的顶部,因此滑套顶部11对应的气孔12不会受到定位轴3的影响,可以始终保持导气通道8内的气体流通顺畅。另外上述气孔12可以设置多个,上述导气通道8也可以设置多个,以增加气体流通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川天燃气输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川天燃气输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37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