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粉碎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3872.0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5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盛营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粉碎机。
背景技术
金属粉碎机主要解决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团状铁屑无法放置问题,以及金属切屑在压块前无法入料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现有金属粉碎机中,两个主轴上相邻动刀交错放置,电机经涡轮蜗杆传动,带动主轴上的动刀旋转,主轴旋转方向是向内旋转,金属切屑在动刀之间进行切、割、撕、拉,粉碎金属或非金属切屑。现有金属粉碎机具有如下缺点:由于只在两个主轴之间的动刀区域切削工作,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动刀之间的间隙很小,在大量金属切屑涌入的情况下极易使动刀卡死,在机器卡死后,不能自动实现反转,容易烧毁电机;刀具材质为T10碳素工具钢,耐冲击差,易蹦刀,刀具寿命短,粉碎物质范围小;主轴与动刀采用平键连接,当刀具反复正反转时,主轴键易磨损、松动,甚至滑键;主轴材质为45钢,韧性较差;采用人工按钮式控制,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如图3所示,现有动刀外缘为对称扇形,切削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粉碎物质范围大,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的金属粉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金属粉碎机,包括动刀、正面壳体、隔环、侧面壳体,侧面壳体上安装有第1主轴、第2主轴,动刀安装在第1主轴和第2主轴上,相邻动刀之间设有隔环,位于第1主轴和第2主轴上的动刀相对应,在正面壳体上交替安装第1副刀和第2副刀,动刀的外缘面与第2副刀的外缘面相对应,动刀的侧面与第1副刀的侧面相对应。
作为改进,所述动刀的外缘为锯齿形。
作为改进,所述动刀采用6CrW2Si合金钢。
作为改进,所述第1主轴和第2主轴为六棱柱。
作为改进,所述第1主轴和第2主轴采用40Cr钢。
作为改进,采用PLC自动电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轴旋转方向是向外旋转,利用动刀与副刀之间进行切割,无论切屑量多少,机器都不会轻易出现卡死现象,并且两组动刀分别向两个方向旋转,粉碎效率提高一倍。本实用新型刀具材质采用6CrW2Si合金钢,具有寿命长,不易蹦刀的优点,而且可以对各种金属切屑、废料及易拉罐等进行粉碎,粉碎物质范围大。本实用新型主轴采用六棱柱与动刀中孔适配连接,以取代平键连接,避免出现主轴键易磨损、松动或滑键现象,主轴采用40Cr钢,韧性好。本实用新型动刀外缘采用锯齿形,切削效率高。本实用新型采用PLC自动电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自动正反转,避免电机烧坏,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动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动刀示意图。
图中:1、动刀,2、第一副刀,3、第二副刀,4、正面壳体,5、加强筋,6、侧面壳体,7、隔环,8、第一主轴,9、第二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粉碎机,包括动刀1、正面壳体4、隔环7、侧面壳体6,侧面壳体6上安装有第1主轴8、第2主轴9,动刀安装在第1主轴8和第2主轴9上,相邻动刀之间设有隔环7,位于第1主轴8和第2主轴9上的动刀一一对应,在正面壳体4上交替安装第1副刀2和第2副刀3,动刀1的外缘面与第2副刀3的外缘面相对应,动刀1的侧面与第1副刀2的侧面相对应。所述动刀1的外缘为锯齿形。所述动刀1采用6CrW2Si合金钢。在第1主轴8和第2主轴9中,与动刀结合的部分为六棱柱,动刀中孔与之相适配,为六边形。所述第1主轴8和第2主轴9采用40Cr钢,40Cr钢经过调质处理,加强主轴的韧性。本实用新型采用PLC自动电控系统,控制机器启动、停止、手动正转,手动反转,自动正反转,紧急停止和正常停止等程序,实现人性化操作,尤其当金属粉碎机卡死后,驱动电机电流会急剧增大,通过PLC设定的电流数值,来判断机器是否卡死,然后程序会自动进行反转,避免电机烧毁。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施例及现有技术获得启发,进行变形得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盛营,未经张盛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3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