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玻璃压型机原地翻转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4154.5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3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林;陆丽姣;李海;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3B11/16 | 分类号: | C03B1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14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玻璃 压型机 原地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玻璃压型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在光学玻璃压型机上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造光学玻璃品的设备,由多个复杂的机构组成。在制造过程中,先由汽缸推动定位杆向下,对其下方平台上放置的下模定位,然后由下模侧上方的落料机构下料,下完料后再由下模正上方的汽缸推动压头将上模压入下模内,光学玻璃品成型后上模和定位杆缩回上方,才由拖料汽缸将下模拖出,再翻转由打料汽缸带动,将成型后的玻璃品打落。
制造光学玻璃品的整个加工过程比较复杂,依次经过多个工序,特别是上模与下模分离开后,下模还要经过拖移、旋转和落料等多个工序,且每一步都需要汽缸带动完成,费时、费能非常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玻璃压型机原地翻转装置,简化了制造光学玻璃品设备中的机构和加工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学玻璃压型机原地翻转装置,包括下模,其关键在于:所述两个下模对称设置在转动梁的上下方,其中每个下模的模芯嵌入到各自的模芯固定板内,所述模芯固定板分别固定在转动梁上下表面,所述转动梁转动,带动该转动梁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下模上下翻转,整个下模、转动梁和模芯固定板由下方的转动梁辅助垫板支承。在加工光学玻璃品时,先将料下到转动梁上方的一个下模里,然后上模压入下模得到成型的玻璃品,转动梁转动将转动梁上方的下模转到下方,此时转动梁下方的下模被转到了上方。下模内成型的玻璃品由于重力原因下落,得到加工后的玻璃品;同时对转动梁上方的下模下料压制,转动梁不断翻转循环进行。
上述模芯中央穿设有顶料芯,该顶料芯内端伸入到转动梁中部所开的冷却道内,靠所述模芯的顶料芯上套有垫圈,该顶料芯内端端头设置有凸台圈,该凸台圈与垫圈之间的顶料芯上套有弹簧,所述冷却道内位于两顶料芯之间设置有振动杆,该振动杆上下振动对顶料芯进行振动。在对转动梁上方的下模下料时,转动梁下方的下模落料时,顶料芯上下振动,对转动梁上、下方的下模都形成振动,使得下到转动梁上方下模内的料被振动均匀,转动梁下方下模内成型的玻璃品被振动分离开,更易落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独特巧妙,简化了原有的加工设备,将原有完成多个工序的机构,集成为一体,且机构更小,所需空间也减小,原为一套压膜现变为两套压膜,加工效率还得到提高,由于下料更均匀,加工所得到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玻璃压机原地翻转装置,由下模、转动梁1、模芯固定板6、顶料芯7、振动杆11等组成,两个下模对称设置在转动梁1的上下方,转动梁1由翻转气缸带动。每个下模由模芯2、模芯压板3、火圈4和承力条5组成。每个下模的模芯2嵌入到各自的模芯固定板6内,模芯2上端直径略小形成台阶面,模芯固定板6套在模芯2上端直径略小的部分对模芯2限位,模芯固定板6内装有火圈4,承力条5箍住模芯固定板6。所述模芯固定板6分别固定在转动梁1上下表面,所述转动梁1转动,带动该转动梁1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下模上下翻转,整个下模、转动梁1和模芯固定板6由下方的转动梁辅助垫板9支承。下所述模芯2中央穿设有顶料芯7,该顶料芯7内端伸入到转动梁1中部所开的冷却道8内,靠所述模芯2的顶料芯7上套有垫圈10,该顶料芯7内端端头设置有凸台圈,该凸台圈与垫圈10之间的顶料芯7上套有弹簧,所述冷却道8内位于两顶料芯7之间设置有振动杆11,振动杆11由振动气缸带动,该振动杆11上下振动对顶料芯7进行振动。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未经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4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用的逃逸窗
- 下一篇:气体压力卸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