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4590.2 | 申请日: | 201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6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淼;王亚军;宋永乐;赵正;李博;芦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在车辆低速碰撞、行人保护中有重要作用。车辆低速碰撞中,吸能装置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行人与车辆碰撞过程中,吸能装置能有效降低小腿与车辆碰撞能量,保护行人小腿。目前,车辆使用的前保险杆吸能装置大都是泡沫材料制成的吸能块,然而,泡沫材料吸能块在碰撞过程中变形不稳定,吸收的碰撞能量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变形稳定的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吸收的碰撞能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所述的吸能装置包括吸能块,吸能块是由板件构成的槽形架,槽口处设有向槽口外侧弯折的翻边。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槽形结构的吸能块在受到碰撞压力后,碰撞变形稳定,吸收的碰撞能量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该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吸能块的主视图;
图3是吸能块A-A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吸能装置,包括吸能块10,吸能块10是由板件构成的槽形架,槽口处设有向槽口外侧弯折的翻边11。吸能块10的翻边11一般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汽车前保险杠的横梁上,吸能块10的槽底的底板的外部包裹有前保蒙皮。
进一步的,为了使吸能块10牢固的固定在汽车前保险杠的横梁上,所述的吸能块10的槽口处的翻边11设有一个或者多个。
构成所述的吸能块10的槽壁的侧板12沿着槽长方向设有一段或者多段弯折处,且由挤压成型得到带有缓冲功能的吸能块10,这样,吸能块10在受到压力作用后,可以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
更进一步的,为了吸能块10在碰撞过程中变形稳定,吸收的碰撞能量更多,所述的吸能块10呈方形槽状,槽口的宽度略大于槽底的宽度。
所述的吸能块10有多个,均匀设置在前保险杠上,且都采用薄钣金材料。薄钣金材料在变形过程中可以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且有利于钣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4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