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型打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5063.3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9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华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B21D43/09;B21C4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型打孔装置,具体适用于柔性电路板的流水型打孔加工。
背景技术
柔性线路板是用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的覆铜板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绝佳的可挠性,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都采用了大量的柔性线路板,这也对柔性线路板的制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打孔设备来对柔性线路板进行定位孔的打冲。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371196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12月3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制电路板打孔机,包括打孔机构、压紧装置、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个移动机械手,分设于上述打孔机构二侧,每个移动机械手具有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及用于夹持印制电路板夹紧装置,控制装置用于依据上述摄像装置传来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数据并根据程序驱动上述打孔机构和摄像装置及移动机械手在合理的位置完成印制电路板的交接。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打孔的速度,但其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在柔性电路板的传送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张紧装置,柔性电路板的张紧力较弱,容易脱落,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张紧力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张紧力较强的自动型打孔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型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左移动装置与右移动装置,所述打孔机、左移动装置与右移动装置均设置在工作台上,且打孔机位于左移动装置、右移动装置之间;所述左移动装置为一输送机,右移动装置为一收卷机,且输送机包括输送驱动装置和输送卷绕装置,收卷机包括收卷驱动装置和收卷卷绕装置;所述输送驱动装置、收卷驱动装置设置在侧板顶端,输送卷绕装置、收卷卷绕装置设置在侧板底端,且输送驱动装置、收卷驱动装置均包括相互连接的膨胀转轴与手动旋转手柄。
所述输送卷绕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一号输送辊与二号输送辊,所述收卷卷绕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一号卷绕辊、二号卷绕辊、三号卷绕辊与四号卷绕辊;所述膨胀转轴包括中心轴及其四周围绕的负载轴,负载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所述膨胀转轴与手动旋转手柄之间依次设置有外径调节盘和侧板顶端,外径调节盘套装于负载轴的四周,且在其上设置有调节手柄与阻尼调节装置。
所述外径调节盘依次通过导轨、同步带与侧板顶端相配合,且同步带套装于中心轴的底端的四周。
所述外径调节盘的外侧边缘与一号输送辊的外侧边缘相公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型打孔装置中包括打孔机及其两端的输送机和收卷机,使用中,由输送机输送柔性电路板给打孔机,然后由打孔机打孔,再由收卷机将打孔后的柔性电路板自动卷起,整体过程流畅,生产效率较高,而且无论是输送机还是收卷机,其主要结构均为驱动装置和卷绕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而且,可通过简单工艺设备改造来满足客户卷式交货的要求,目前为满足客户卷式交货要求需买专用的卷式生产线,而此设备可在只更改部分设备后就可满足此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较简单,而且制造成本较低。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型打孔装置中在驱动装置上设置有膨胀转轴,该膨胀转轴包括中心轴及其四周围绕的负载轴,可以确保柔性电路板缠绕的稳定型,不易松弛,而且卷绕装置包括的相互平行的一号卷绕辊、二号卷绕辊、三号卷绕辊与四号卷绕辊也可以起到同样效果,此外,外径调节盘可以根据柔性电路板卷盘的大小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卷盘保持合适的张紧力,以防松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张紧力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右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右移动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图1中左移动装置的后视图。
图中:打孔机1,左移动装置2,输送驱动装置21,输送卷绕装置22,一号输送辊221,二号输送辊222,右移动装置3,收卷驱动装置31,收卷卷绕装置32,一号卷绕辊321、二号卷绕辊322、三号卷绕辊323,四号卷绕辊324,工作台4,侧板顶端5,侧板底端6,膨胀转轴7,中心轴71,负载轴72,手动旋转手柄8,外径调节盘9,调节手柄10,阻尼调节装置11,导轨12,同步带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华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华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5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继服务器以及中继通信系统
- 下一篇:一种乳化釜转轴与搅拌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