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5432.9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1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绵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绵锐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J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6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具类,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一般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制成的盛水容器,保温杯顶部设置有盖,其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目的。目前的保温杯结构各有不同,但其所依据的热力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即辐射、对流和传递。因此,保温杯的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关系着其使用范围大小、使用耐久度以及自身实用价值等;现有很多保温杯的内胆无法完全反射热水的辐射,尤其是杯胆和杯身的真空能阻断热力的传递较差,热量传递较快。此外,特别是内胆、外壳、杯盖以及密封组件等结构组成不严密,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隔热性能较佳、美观实用、成本较低、密封性较好的保温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杯,包括有机玻璃外盖、塑料内盖、不锈钢内胆以及不锈钢保温外壳,所述不锈钢保温外壳内部套有不锈钢内胆,所述不锈钢内胆上端盖有塑料内盖,所述不锈钢保温外壳上方安装有机玻璃外盖;所述塑料内盖里侧与不锈钢内胆顶端之间套有一圈防水胶圈,塑料内盖外侧设置一层不锈钢外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不锈钢内胆与不锈钢保温外壳的合理对接,以及内盖外侧设置的不锈钢外圈,可使杯体具有多重保温效果,结构组成严密、提高了隔热性能、降低了热传递;此外,杯子上部设置由有机玻璃材料(亚克力材料)精注而成,其盖体外部晶莹剔透,富有极强的动感,同时盖面经过镀银处理使其如同镜面一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杯盖片;2、有机玻璃外盖;3、塑料内盖;4、不锈钢内胆;5、不锈钢保温外壳;6、防水胶圈;7、不锈钢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杯,包括有机玻璃外盖2、塑料内盖3、不锈钢内胆4以及不锈钢保温外壳5,所述不锈钢保温外壳5内部套有不锈钢内胆4,所述不锈钢内胆4上端盖有塑料内盖3并且此塑料内盖3中心部位向下凹进以形成真空隔热凹槽;位于塑料内盖3里侧与不锈钢内胆4顶端之间套有一圈防水胶圈6用于提高杯体的防水密封性能,所述塑料内盖3外侧设置一层不锈钢外圈7以进一步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所述不锈钢保温外壳5上方安装由亚克力材料组成的有机玻璃外盖2,该有机玻璃外盖2上部设有杯盖片1。通过不锈钢内胆4与不锈钢保温外壳5的合理对接,以及内盖外侧设置的不锈钢外圈7,可使杯体具有多重保温效果,结构组成严密、提高了隔热性能、降低了热传递。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绵锐,未经杨绵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5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