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改良端子结构的电源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5760.9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8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柯耀荣;黄圣翔;秦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2 | 分类号: | H01R12/52;H01R13/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良 端子 结构 电源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改良端子结构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路板之间传输电力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用于电路板之间传输电力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在设计上不仅要考虑信号部分,也要考虑电源部分。特别是信号部分虽然是低电流,但是由于电源部分具有相对较高的电流可能会潜在影响电气性能。
电源部分主要是由多个公电源端子及母电源端子相互接触,每一组电源端子接触不仅要求良好与确实,进一步更要考虑是否高效率的电流传输,以确保机器(如大型计算机服务器)的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
此外,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之间插接可能带来撞击,也是电源端子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的。现有技术中的电源端子除了焊接于电路板上,通常在端子顶缘的角落进一步卡于连接器的绝壳本体内。此种固定方式在公、母电源端子接触撞击时,可能使得电源端子产生偏转的扭矩,导致松脱而影响其接触稳固性,甚至可能损害电源端子。
综上所述,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端子结构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目的至少在于使电源端子接触良好,且有高效的电流传输。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端子结构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一电连接器具有一第一绝缘本体及多个第一电源端子组。其中该第一绝缘本体形成有多个第一端子收容槽以收容该多个第一电源端子组。该第二电连接器具有一第二绝缘本体、及多个第二电源端子组,其中该第二绝缘本体形成有多个第二端子收容槽以收容该多个第二电源端子组。其中,每一第一电源端子组对应于每一第二电源端子组,每一第二电源端子组包括一对分开的第二电源端子,每一第二电源端子具有一接触部,每一该接触部由其一侧面朝向该第一电源端子组突出至少一凸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接触部具有多个接触舌板,每一接触舌板由其一侧面朝向第一电源端子组突出一凸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凸起部呈长条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第二电源端子还包括一卡固于第二端子收容槽内的固定部、及由所述固定部向下延伸的多个焊接接脚,其中,所述接触部由所述固定部向前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固定部包括一由其顶缘朝外且朝后延伸的弹指部、及各形成于所述固定部顶缘及底缘的一对干涉部,所述一对干涉部邻近所述接触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对干涉部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干涉部包括一止挡部及一位于所述止挡部前方的倒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一固定部还包括一由所述固定部的内侧面朝内且朝后凸出的倒钩部。
据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通过凸起部可使第一电源端子组与第二电源端组之间的接触应力加大,因而使接触电阻小且稳定,进而提供良好接触。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以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举例并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端子结构的电源连接器组件的分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端子结构的电源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良端子结构的电源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及第二电源端子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源端子组的立体图;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与第二电源端子组接触后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源连接器组件1 第一电连接器1a
第一绝缘本体10 第一端子收容槽12
第一电源端子组20 第一电源端子20a、20b
固定部201 接触部202
焊接接脚203 第一信号端子30
第二电连接器1b 第二绝缘本体40
第二端子收容槽42 第二电源端子组50
第二电源端子50a、50b 固定部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5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SB3.0与RJ45二合一连接器
- 下一篇:多穿管型通信天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