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流管的端盖以及包括该端盖的集流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5854.6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汪峰;钟笑鸣;黄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B23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管 以及 包括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集流管的端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端盖的集流管,以及包括该集流管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换热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换热器中,其集流管是密封结构,也即集流管的管体两端是具有端盖的,通过端盖实现集流管的密封。由于在换热器的工作过程中,换热器的内部会对集流管的端盖产生一定的压力,这就要求端盖与集流管的管体之间的安装强度较高,以避免由于端盖与集流管之间的分离导致的换热器失效。端盖与集流管的管体之间的安装方式一般为焊接。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一种典型的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集流管的端盖在换热器工作时的受力示意图。
一种典型的集流管包括中空管体11和焊接于管体11两端的端盖12,端盖12为圆盘装,且通过其外周壁与管体11的内壁相贴合,焊料13的填充面也就是端盖12与管体11的贴合部分,在集流管的管体11上还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中插装有一个换热管14。由上述受力分析图可以看出,在换热器的正常工作过程中,换热器内部对端盖的压力F1与焊料对端盖的剪切力F2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内压F1大于剪切力F2时,端盖与管体之间的焊缝会发生损坏和裂开,造成换热器失效,而焊料的填充面越大,焊料对端盖的剪切力越大。由于受到换热器的外型尺寸、集流管的结构和安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端盖沿管体轴向的厚度无法进一步增加,则焊料的填充面无法在端盖的厚度方向上进一步增加,而为了提高端盖与管体之间的焊接强度,增加焊料的填充面积又是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因此,如何在保持端盖厚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加焊料的填充面积,从而提高端盖与管体之间的焊接强度,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集流管的端盖,其能够在保持自身厚度不便的条件下,增加焊料的填充面积,从而提高了端盖与集流管的管体之间的焊接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端盖的集流管,以及包括该集流管的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集流管的端盖,包括焊接部和非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包括与所述集流管的管体的第一侧壁焊接的主焊接面,所述焊接部还包括辅焊接面,所述辅焊接面至少与所述管体的任一表面焊接,所述焊接部的面积大于焊料与所述第一侧壁的接触面积。
优选地,所述辅焊接面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侧面焊接面,且所述第一侧面焊接面为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辅焊接面包括焊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侧面焊接面,且所述第一侧面焊接面为与所述第一侧壁具有0-90°夹角的直面。
优选地,所述辅焊接面还包括端部焊接面,所述端部焊接面焊接于所述管体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辅焊接面还包括第二侧面焊接面,所述第二侧面焊接面焊接于所述管体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
优选地,所述非焊接部为弧段,所述弧段的凸出方向为朝向所述集流管内部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非焊接部的纵剖面包括第一直段、第二直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直段与所述第二直段的连接段。
优选地,所述连接段为弧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流管,包括管体和安装于所述管体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端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和插装于所述集流管 的安装孔内的换热管,所述集流管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流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集流管的端盖,包括焊接部和非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包括与所述集流管的管体的第一侧壁焊接的主焊接面,所述焊接部还包括辅焊接面,所述辅焊接面与所述管体的任一表面焊接,所述焊接部的面积大于焊料与所述第一侧壁的接触面积。这样,在传统主焊接面的基础上增加辅焊接面,提高了端盖与集流管的管体的焊接面积,从而能够在保持端盖自身厚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加焊料的填充面积,进而提高了端盖与集流管的管体之间的焊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的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集流管的端盖在换热器工作时的受力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端盖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4为图3所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端盖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端盖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7为图6所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5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