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水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6289.5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伟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玉梅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水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水箱,主要是用铜换热盘管做成的,成本较高,出现故障时维修不便。也有部分承压太阳能,利用与水箱内胆内焊接式的换热胆达到换热的目的,但将换热内胆焊接在水箱内胆内的加工难度大,且当换热内胆损坏时维修相当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效果,且成本低,维修方便的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水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水箱包括外壳,外壳内侧的保温层,保温层内侧的水箱内胆和穿过保温层和外壳、与水箱内胆相通的水箱进水管和水箱出水管,水箱内胆中设有换热内胆, 其特征在于,换热内胆可拆卸式安装于水箱内胆中,换热内胆中设有与换热内胆内腔相通、密封穿过保温层和外壳的进水管、出水管和排气管。使用时,换热内胆的进、出水管连接集热器,集热器的热量通过换热内胆传导至水箱内胆中,实现换热功能。可拆卸的换热内胆便于加工,在损坏时方便维修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适用于承压或非承压水箱内胆中,非承压的水箱内胆,其顶部设有水箱排气管,水箱排气管穿过保温层和外壳并与水箱内胆胆腔相通。承压型的水箱内胆的排气管上安装自动排气阀和安全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换热水箱,为使换热内胆的维修和更换更加简单,优选换热内胆与水箱内胆之间为法兰连接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天阳能热水器换热水箱,其换热内胆可安装于水箱内胆的底部或下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内胆中排气管的顶端位于换热内胆的上部,便于排空换热内胆内的空气。
为使换热内胆与集热器中热循环的效率更高,出水管的顶端位于换热内胆的底部,就避免了位于换热内胆底部的水无法参与到水路和热量的循环中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集热器的热量通过换热内胆传导至水箱内胆中,将水箱内胆中的水加热。换热内胆和集热器不承压而水箱承压;同时由于换热内胆为可拆卸式安装于水箱内胆中,使得水箱内胆制造简单、质量可靠;当换热内胆损坏时,可方便的拆卸和更换新内胆,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水箱包括外壳2,保温层3,水箱内胆1和水箱进水管4、水箱出水管5,水箱内胆中设有换热内胆7,换热内胆7中设有可与集热器相连接的进水管9和出水管10,换热内胆7采用可拆卸式即优选为通过法兰8密封安装于水箱内胆1中。
结合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换热内胆7安装于水箱内胆1的底部,即具体实施时水箱为竖式水箱的情况。
结合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换热内胆7安装于水箱内胆1的下侧壁上,即具体实施时水箱为卧式水箱的情况。
图1和图2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水箱其水箱内胆为非承压内胆的结构示意图,水箱内胆1为承压型时,只需要在水箱内胆的排气管6上外接自动排气阀和安全泄压阀即可。
在使用时,换热内胆7的进水管9连接集热器,集热器的热量通过换热内胆7传导至水箱内胆1中,将水箱内胆1中的水加热。换热内胆7的排气管11是为了排空换热内胆内的空气使得换热内胆满足换热要求;换热内胆7和集热器为非承压系统。同时由于换热内胆7为可拆卸式安装于水箱内胆1中,故当换热内胆损坏时,可方便的拆卸和更换新内胆,不仅维修方便且制造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伟,未经黄永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2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方法
- 下一篇:高压输电线路驱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