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连铸用耐火材料制品体积密度的搅拌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6403.4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季必云;严解荣;王筱龙;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江润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1/00;B01F7/16;B01F3/1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连铸用 耐火材料 制品 体积 密度 搅拌 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振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耐火材料制品体积密度的搅拌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冶金连铸用耐火材料制品,尤其是连铸中间包钢水冲击区的耐火材料制品:挡渣堰、冲击板和侧墙板,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该钢水冲击区的面积比较窄小,浇钢时钢水对此冲击区易产生较大的涡流,致使该冲击区的耐火材料冲刷严重,特别是冲击板经常被钢水冲穿,侵蚀到永久层浇注料,降低了冲击区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冲击区耐火材料的砌筑次数,提高了炼钢成本,严重时会造成中间包漏钢事故,则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连铸用耐火材料制品体积密度的搅拌振动装置,有效地改善连铸中间包冲击区中的挡渣堰、冲击板和侧墙板等耐火材料制品的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提高该耐火材料制品的使用寿命,确保了冲击板不被钢水冲穿,有效防止永久层浇注料被钢水冲毁的严重事故,减少中间包修砌次数,降低炼钢成本,避免由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提高连铸用耐火材料制品体积密度的搅拌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平台、模具和振动器,该模具安装在振动平台上,在振动平台的底部对称地安装振动器,其特征是:在模具的顶部开孔并用螺栓安装振动搅拌棒装置,该振动搅拌棒装置主要由电动机、法兰盘和搅拌棒组成,电动机与带中心孔的法兰盘相连接并使电动机的输出轴向下伸出法兰盘,法兰盘用螺栓对应安装在模具的顶部并使电动机的输出轴穿过模具顶部的孔伸入模具的内腔之中,在此输出轴的下端部安装带有下置式搅拌棒的连接盘(圆盘),同时,在模具的顶部与法兰盘之间安装缓冲垫,该缓冲垫可为橡胶垫,以起到密封和高频振动的作用。
使用时,在模具的顶部向模具内腔中浇注耐火颗粒材料,即灌入耐火浇注料,该耐火浇注料由大、小不同的耐火颗粒和细粉材料组成,随着振动平台的振动,搅拌棒对模具内腔中的耐火颗粒材料(耐火浇注料)进行搅拌和振动,使模具内的耐火浇注料中的大、小耐火颗粒料上下运动重新排列,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紧密堆积,提高耐火材料制品的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提高连铸用耐火材料制品体积密度的搅拌振动装置,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提高了该耐火材料制品的使用寿命,确保了冲击板不被钢水冲穿,有效防止永久层浇注料被钢水冲毁的严重事故,减少了中间包修砌次数,降低了炼钢成本,避免由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提高连铸用耐火材料制品体积密度的搅拌振动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提高连铸用耐火材料制品体积密度的搅拌振动装置的主剖视的示意图。
图1中:
1、振动平台 2、模具 3、缓冲垫 4、法兰盘 5、电动机 6、搅拌棒 7、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提高连铸用耐火材料制品体积密度的搅拌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平台1、模具2和振动器7,该模具2安装在振动平台1上,在振动平台1的底部对称地安装振动器7,其特征是:在模具2的顶部开孔并用螺栓安装振动搅拌棒装置,该振动搅拌棒装置主要由电动机5、法兰盘4和搅拌棒6组成,电动机5与带中心孔的法兰盘4相连接并使电动机5的输出轴向下伸出法兰盘4,法兰盘4用螺栓对应安装在模具2的顶部并使电动机5的输出轴穿过模具2顶部的孔伸入模具2的内腔之中,在此输出轴的下端部安装带有下置式搅拌棒6的连接盘(圆盘),同时,在模具2的顶部与法兰盘4之间安装缓冲垫3,该缓冲垫3可为橡胶垫,以起到密封和高频振动的作用。
使用时,在模具2的顶部向模具2内腔中浇注耐火颗粒材料,即灌入耐火浇注料,随着振动平台1的振动,搅拌棒6对模具2内腔中的耐火颗粒材料(耐火浇注料)进行搅拌和振动,使模具2内的耐火浇注料中的大、小耐火颗粒料上下运动重新排列,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紧密堆积,提高耐火材料制品的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江润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江润冶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比例混合的装置
- 下一篇:吸附材流体化的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