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肩褓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6463.6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1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沛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沛乐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214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床上用品,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肩膀防寒的护肩褓。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是市场上还是自制的被子,绝大多数都是呈方形的,而夜间人们在入睡后经常会有翻动,这样被子往往都没有将身体盖严实,致使肩膀有露出被子来,容易使肩膀着凉受冻;其次是在冷天,在穿戴风衣及其他外套时,人们喜欢将外套敞开,且衣服在人体颈部处为开口,这样冷空气容易浸入人的身体,尤其是肩膀,如果肩膀长时间受凉,就有可能引发肩周炎等疾病。
中国专利局于2009年12月16日公告了公告号为CN201360825Y的专利,名称为:防寒保暖枕头,该枕头上开设有与人仰卧时头部相适配的通孔,枕头的下方连接有保温带,保温带上设有与通孔相连的隔缝,隔缝的左右两边设有能够相互粘结的搭扣。该枕头的保温带可以将人的胸部和肩膀护住,起到防寒保暖,但该枕头只适合用在比较很冷的天气,且使用时,人的身体受限,睡觉翻身受到影响,同时该枕头不能拆下放置于肩膀上单独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人们在夜间睡觉时,仅仅盖一般被子容易使得肩膀着凉引发肩周炎等疾病的问题以及在冷天人们由于穿衣习惯造成肩膀受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配合一般被子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的、且结构简单能够保暖人体肩膀的护肩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肩褓,所述的护肩褓呈被褥状,护肩褓的一侧至少设有一个与人体头颈部相配合的凹孔;所述的护肩褓的另一侧与被褥可拆卸的活动连接。
护肩褓与被子连接起来,在盖被子的时候,人的头颈部穿过护肩褓的凹孔,护肩褓盖在人的肩膀部上,如:凹孔的开口处朝向人体后背,凹孔的两侧垫在后肩部;或凹孔的开口处朝向人体前部,凹孔的两侧搭盖在肩至胸部;可以防止人睡后被子移动肩膀露在外面挨冻。
同时护肩褓亦可以作为枕头用,将护肩褓的带拉链端放置在人体头部下,人体头颈部穿过护肩褓的凹孔,凹孔两侧盖在人的肩膀部及以下。如在夏天较热的天气时,不盖被子可单独用护肩褓作为枕头使用。
其次护肩褓的形状可按人体生理结构特征可把两翼肩头处制成有窝形形状;当天冷时可以将护肩褓穿戴在内保暖再穿上外衣不影响肩膀处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护肩褓与被褥通过拉链连接,拉链的两条带分别缝制在护肩褓和被褥相对应的地方。拉链连接,使得护肩褓和被子之间没有缝隙,连接紧密;其次用拉链,护肩褓可以方便拆装。连接装置处也可以是纽扣。
作为优选,所述的护肩褓上平行设有两个凹孔,凹孔之间还设有两个护肩枕,护肩枕的横截面呈三边形,由两直角边和一条弧形边组成,护肩枕的一直角边与护肩褓上设有拉链的一侧连接,两护肩枕的另一直角边平行紧贴。两个人睡觉时,护肩枕处于两人的中间部位,可以保暖各自的肩膀。
作为优选,所述的护肩枕通过拉链与护肩褓连接。方便护肩枕拆装以及更换,也可以是纽扣。
作为优选,两个护肩枕平行的两条直角边通过拉链连接。护肩枕连接为一体,防止两人睡觉时,中间位置被架空而引起漏风、着凉挨冻。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1)通过拉链能够拆卸的安装在被子上,使用方便;2)在人入睡后,能够有效的护住肩部,降低肩周炎的感染几率;3)护肩褓的形状可按人体生理结构特征可把两翼肩头处制成有窝形形状;当天冷时可以将护肩褓穿戴在内保暖再穿上外衣不影响肩膀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使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中:1、护肩褓,2、拉链,3、凹孔,4、被子,5、护肩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护肩褓(参见附图1),护肩褓1呈被褥状,在其上侧的中部开有一个凹孔3,凹孔与人体硬卧时的颈部相配合,在护肩褓1的下侧和被子4的盖肩侧分别缝制了拉链的一条带(参见附图2),通过拉链将护肩褓1与被子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沛乐,未经马沛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