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联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送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6679.2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8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霍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霍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马家骏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风机 动力 风量 末端 送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尤其涉及中央空调变风量系统,具体的是一种串联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压力无关型串联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系统末端送风装置的设计要求是要保持覆盖区的气流定风量,其中的一次风送风,按空调负荷的增减而增减,但是,送风装置出口的总送风参数---送风温度、含湿量均随空调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并造成空调室内相对湿度值的相对不稳定,并且由于送风装置内风机转速不按空调负荷增减而改变,所以不能完全实现节能的设计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串联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送风装置,该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串联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送风装置,该装置包括送风箱,以及分别设置在送风箱两端的进风口和送风口,该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送风箱的送风口,用于控制送风风量的风量控制开关,设置在送风箱其中至少其一侧面的与送风口串联连接的诱导风入口,设置在风箱内的风机,以及用于控制该装置正常工作的控制组件。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串联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送风装置,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控制组件,它一端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的控制组件,它一端与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室内的湿度传感器相连接。
在所述的送风箱内,设置有用于保持空气湿度的喷水结构、用于对空气杂质进行吸附的活性炭、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的杀菌剂、用于使空气具有一定的味道的空气味道添加剂中至少其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可保持出口送风参数的相对稳定,保持送风温度稳定。无论负荷变化,保持一次风和二次回风的相对固定比例,有效提高了人体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串联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贵审查员的审查工作,兹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经过空调系统处理的一次风进入送风箱110后直接进入风机150的进风侧,室内空气同时由诱导风入口140进入风机150的进风侧,一次进入风与室内空气混合后送入室内,一次风经过风机150后温升,送风温度和常规空调的送风温度基本相当;当一次风量变化时,控制器控制风机150转速,送入室内的空气量可保持不变,室内气流比较稳定。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变风量系统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信号控制风机150的转速,使风机150总风量控制在一次风风量的约1.5倍。当室内空调负荷下降到设计负荷的40%以下,自动启动空调箱的温度重置功能,提高一次风的温度,从而保证该送风装置覆盖区的良好气流组织。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这种串联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送风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送风箱110,以及分别设置在送风箱两端的进风口120和送风口130,该装100置还包括有:设置在送风箱110的送风口,用于控制送风风量的风量控制开关170,设置在送风箱110其中至少其一侧面的与送风口130串联连接的诱导风入口140,设置在送风箱110内的风机150,以及用于控制该装置正常工作的控制组件160。所述的控制组件160,它一端与风机150相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或者湿度传感器相连接,用于采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参数,从而为用户提供舒适度更高的风量。
另外,在所述的送风箱110内,设置有用于保持空气湿度的喷水结构、用于对空气杂质进行吸附的活性炭、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的杀菌剂、用于使空气具有一定的味道的空气味道添加剂中至少其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各种个性化追求,尤其是还可以对人体呼吸气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净化,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实用新型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霍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霍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降低钨粗糙度并改进反射率的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定日镜精密摆线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