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握旋转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7070.7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08 | 分类号: | A63B21/008;A63B2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握旋转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健身保健器材的使用日益广泛,各种具有健身功能的健身器材也越来越多,但功能较多的健身器材大都结构较为复杂,结构简单的健身器材功能又较为单一。故,人们特别希望能够有一种针对人体上肢的三角肌、二头肌、胸大肌等肌肉锻炼且结构较为简单的健身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纳方便手握旋转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握旋转器,它主要由把手、手推杆、多个阻力气缸、万向节、底板、底架总成组成;所述的把手套接在手推杆的上端,手推杆的下端通过万向节可摆动的连接在底架总成的立柱上,底板安装在底架总成的上表面上;所述的多个阻力气缸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推杆的中部和底架总成上。
所述的多个阻力气缸为三个,在手推杆周边的圆周方向每隔120°安装一个阻力气缸。
所述的把手与手推杆的上端的套接处通过梅花旋纽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把手通过手推杆、万向节与底架总成可摆动的连接,在手推杆的圆周方向每隔120°安装一个阻力气缸,利用三个阻力气缸的阻力互调和万向节的使用,使得锻炼者可手握把手旋转运动。使用时,锻炼者站在底板上手握把手发力摆动,使把手绕一中心克服阻力气缸的阻力做旋转运动,从而达到锻炼人体上肢的三角肌、二头肌、胸大肌等肌肉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十分简单,体积小收纳方便,锻炼效果好。此外,本实用新型把握手把机构分成把手和手推杆两部分,中间用螺纹连接,并使用梅花旋钮,可以方便拆分组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握旋转器,它主要由把手1、手推杆2、三个阻力气缸3、万向节4、底板5、底架总成6、梅花旋纽7组成。
如图2所示,所述的把手1套接在手推杆2的上端,在把手1与手推杆2结合处设有螺纹孔11,所述的梅花旋纽7穿设螺接在该螺纹孔11内,使得把手1与手推杆2可通过梅花旋纽7以可方便拆卸的方式固定。
所述的手推杆2的下端通过万向节4可摆动的连接在底架总成6的立柱61上,底板5安装在底架总成6的上表面上;所述的三个阻力气缸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推杆2的中部和底架总成6上,三个阻力气缸3等距环绕手推杆2的周边,即,在手推杆2周边的圆周方向每隔120°安装一个阻力气缸3。
本实施例中,阻力气缸3的具体连接方式为:阻力气缸3的活塞杆31的杆端通过螺丝91间隔固接在手推杆2的上部,阻力气缸3的缸体32通过螺丝92间隔固接在底架总成6向上凸设的连接板6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可选用不同结构的万向节,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