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多模通信光纤传递能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7250.5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8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崔虎宝;王宇红;刘慧文;燕翚;戴朝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G02B6/42;G02B6/02;G02B6/2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通信 光纤 传递 能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具体地讲涉及光纤传递能量装置。
背景技术
交流输电系统的串联电容器补偿技术(简称串补)是将电力电容器串联于交流输电线路中,补偿交流输电线路的部分感性阻抗,从而达到增加线路输送容量、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网损、节约投资等目的。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中,随着输电距离的增加,其输送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而串补是解决这个问题、提高输电线路送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非常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在世界各国电力系统中获到了广泛的应用。
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简称可控串补)通过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角来调节可控串补的等值基波阻抗,实现对等值基波阻抗的动态控制,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增加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和次同步谐振。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可控串补立即转入晶闸管旁路串联电容器模式,可降低短路电流,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单机和发电厂容量、变电所容量、城市和工业中心的负荷和负荷密度的继续增加,以及电力系统之间的互联,导致现代大电力系统各级电网中的短路电流水平不断增加。短路电流超标已成为威胁现代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除改变电网结构之外,故障电流限制器装置是解决短路电流超标问题的新思路和新途径。2009年,串联谐振型超高压故障电流限制器装置已在华东电网500kV瓶窑变电所挂网运行,该装置正处于推广应用阶段。
固定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串联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装置等都有电容器平台,平台上电压、电流量的数据采集,设备的控制等电子电路需要能量才能保证正常工作。由于平台与被补偿的输电线路具有相同的对地电压,所需的电能无法由地面直接提供,常用的平台供电方案有以下几种:
电磁能源:利用输电线路本身的能量,通过电流互感器耦合方式获得并变换成稳定的输出电压。电磁取能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成本低廉,缺点是体积重量较大,且所在线路停电后无法工作。
激光能源:利用光纤将地面上的高功率激光能量传送到电容器平台上,再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中广泛采用的一种供电方式。激光能源具有不受电磁干扰、可连续工作等优点,缺点是成本高昂且寿命较短,结构比较复杂。
储能能源:利用蓄电池供能,优点是简单不受电磁干扰,缺点是需要更换电池且电池的寿命容量依赖于环境条件,维护频繁且每次工作量大,可靠性差。
太阳能源:在电容器平台上安装太阳电池板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优点是绿色无污染、不受电磁干扰、结构相对简单,缺点是必须配备储能电池,成本昂贵,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大。
电磁+激光复合能源:充分利用电磁能源的技术成熟、运行可靠等优点,利用激光能源解决所在线路停电后无法工作的缺点。
不管是激光能源方案还是电磁+激光复合能源方案,都需要由地面上高功率激光器发光,并通过光纤将激光传送至电容器平台上,然后再将激光光能转换成电能,以便提供所需能量,因此,激光送能已经成为主流解决方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激光送能可在任意条件下为电容器平台提供能量,且不受电磁干扰或环境的影响,与输电线路工况无关。
由于制造、运输方便的需要或生产厂家的不同,光缆和光纤柱通常是两个独立的部件,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光纤连接问题。常用的光纤连接方案有熔接和通过光纤适配器连接。
目前,激光送能方案通常采用200/230um特种光纤。200/230um特种光纤多为硬塑料包层(石英包层价格过于昂贵),无法进行熔接,因此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光纤适配器进行连接。光纤适配器连接的缺点是衰减较大,长期使用会不稳定,衰减也会大幅度增加。衰减大使光纤的能量传送效率大为降低。通过光纤适配器连接的光纤经过长时间运行后,位于户外的光纤适配器容易渗入水汽,影响光纤寿命,降低了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采用200/230um特种光纤的另一缺点是成本较高。除200/230um特种光纤本身的成本较高外,还要求专门定制含有特种送能光纤(200/230um特种光纤)和数据光纤(62.5/125um多模通信光纤或60/125um)的光缆、光纤柱,使整个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流体填充的多室装置
- 下一篇:大型定子180度翻转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