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塑盖双层注塑模具开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7537.8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朱红忠;杨红军;冯立鹏;姜宏飞;孟繁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64;B29C45/4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双层 注塑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铅酸蓄电池塑盖的双层注塑模具开合装置,属注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塑盖是铅酸蓄电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其制备方法是利用模具在注塑机上经注塑工艺成型。成型时,将受热融化的材料注入到由凸模、凹模组成的型腔中,待其冷却后凸模、凹模分离,成品出模。蓄电池塑盖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注射模具的影响。目前,蓄电池塑盖普遍采用单分型面注塑模具生产,即模腔分布在一个平面上,模腔数目受到局限。若单分型面上设置的模腔数目较多,注塑机规格要增大,设备制作成本高,占用的生产场地大,且由于成型面积较大,产品容易出现缺料、毛边、顶白等质量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双分型面的蓄电池塑盖双层注塑模具开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蓄电池塑盖双层注塑模具开合装置,其特别之处是:它由依次平行设置的移动位、随动位和固定位组成,其中移动位上设有移动位凸模板、固定位上设有固定位凸模板,随动位上设有双面凹模板,所述移动位凸模板和凹模板与其对应面构成第一分型面;所述固定位凸模板和凹模板与其对应面构成第二分型面,所述移动位由注塑机动板驱动、相对随动位开合启闭,所述随动位跟随移动位运动、相对固定位开合启闭。
上述蓄电池塑盖双层注塑模具开合装置,所述移动位包括动模架、移动位凸模板、移动位推板、回程顶柱、涨销和动扒钩,所述动模架一侧固接注塑机动板,另一侧固接移动位凸模板,动模架上设有注塑机顶柱孔,移动位凸模板上设有凸模,所述移动位推板上设有脱模顶杆,回程顶柱一端与移动位推板固定,所述脱模顶杆、回程顶柱分别与移动位凸模板滑动配合,所述动扒钩对称固定在移动位凸模板的上、下侧,所述涨销固定在移动位凸模板对应随动位的侧面上;所述固定位包括静模架、固定位凸模板、固定位推板、静扒钩、导柱和限位拉杆,所述静模架一侧固接注塑机静板,另一侧固接固定位凸模板,固定位凸模板上设有凸模,固定位推板上固定脱模顶杆,脱模顶杆与固定位凸模板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拉杆、导柱分别固定在固定位凸模板上,所述静扒钩对称固定在静模架的上、下侧,所述固定位推板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弹性触压块,弹性触压块与动扒钩位置对应;所述随动位的凹模板与限位拉杆滑动配合,所述导柱与凹模板、及设置在移动位凸模板、动模架处的导柱孔滑动配合,在凹模板上与涨销位置对应处设有涨销孔,涨销与涨销孔小过盈配合。
上述蓄电池塑盖双层注塑模具开合装置,所述静扒钩的钩部设有动钩凹槽,动钩凹槽与动扒钩位置对应。
上述蓄电池塑盖双层注塑模具开合装置,所述固定位凸模板、移动位凸模板上各设有两个凸模,所述凹模板的两侧面上各设有两个凹模。
本实用新型针对单分型面注塑模具模腔数目受限、产品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专门设计了一种用于并排设置双分型面的双层注塑模具开合装置。所述装置在两个分型面上分别设置型腔,各分型面上的型腔可在装置相关部件的作用下,同时注塑、同时脱模,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同时生产多个蓄电池盖产品。本方面装置两个分型面并排设置,可以大大降低设备制作成本和场地占用面积,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80%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高。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结构设置合理,使用寿命长,综合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启脱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闭合注塑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A向视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1. 注塑机动板; 2.移动位推板;3. 回程顶柱;4.涨销,5. 脱模顶杆; 6.动扒钩; 7.涨销孔;8. 凹模;9.凹模板;10. 限位拉杆;11.静扒钩;11-1. 动钩凹槽;12.静模架;13.注塑机静板;14. 弹性触压块;15.固定位推板;16. 固定位凸模板;17. 凸模;18. 导柱;19. 蓄电池塑盖;20. 移动位凸模板;21.动模架;22.注塑机顶柱;23.导柱孔;24. 注塑机顶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球轴承设计温度补偿X射线管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