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扶手基座与支撑杆结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7784.8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5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方添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添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54 | 分类号: | A47C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手 基座 撑杆 结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扶手结构,尤其是指一种扶手基座与支撑杆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为求提供坐憩者更为舒适,通常椅具除了基本的座部,以及背靠部之外,往往会于两侧设置有各一扶手,而该各扶手包括一扶手基座,该扶手基座表面设置美观或软质垫体,而该扶手基座下方则包括一个支撑杆与椅具本体例如座部或背靠部连接。
而在普通组合的状态下,该扶手基座与该支撑杆就已经需要繁琐的结合机构来达成组装,更有如先前技术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84589号《双轴旋转式座椅扶手》,该等扶手为了达成旋转,因此于扶手基座与支撑杆间设置有繁琐的旋转机构。更有甚者,如果该扶手基座相对该支撑杆为其它相对调整的机构例如直线位移调整,而在多种功能与效能的考虑下,必须兼顾相当多的机构与组成,如此一来,不但增加组装的复杂程度,且耗费较多的工时与生产成本。且由于附加了结合组件,因此构件相对繁琐。不但生产时耗用相对较多的材料与资源,日后抛弃该椅具或扶手时,也产生较多待处理的废弃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的构造,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此设计一种扶手基座与支撑杆结合装置,包括:
一扶手基座:设有一轨槽,该轨槽两侧各界定一槽壁;
一支撑杆:设于该扶手基座下方;该支撑杆顶部设一第一限制片;
一结合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上部设置至少一第一搭挂组,该第一搭挂组包括两凸臂,该两凸臂分别搭抵于该各槽壁,令该结合件以该各凸臂相对于该各槽壁形成可移动;且该结合件设一第一嵌置片,该第一嵌置片得依据材质弹性以及角度插置于该第一限制片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是令该结合件可以简易、简化的机构分别与扶手基座与支撑杆达成结合,减少组装的复杂程度,且节省工时与生产成本以及节省材料与资源,以及对于日后抛弃该椅具或扶手时,可减少待处理的废弃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扶手基座仰视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本体挠折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件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扶手基座 11.轨槽 12.槽壁 13.开口
14.扶手垫 15.嵌槽 2.支撑杆 20.环体
201.凹槽 202.槽壁 203.间隙 204.凸齿
211.第一限制片 221.第二限制片 3.结合件
30.第一嵌置片 301.抵止片 31.本体
32.第一定位件 33.第二定位件 34.第二嵌置片 341.抵止片
35.第一搭挂组 351.凸臂 36.第二搭挂组 361.凸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附图的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以及实施例,以便使本案能得到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扶手基座与支撑杆结合装置,包括:
一扶手基座1:
设有一轨槽11,该轨槽11两侧各界定一槽壁12。该扶手基座1后端设有一开口13,该开口13与该轨槽11相通。该扶手基座1顶面可以结合一扶手垫14,提供人体手肘靠置。
一支撑杆2:
设于该扶手基座1下方;且该支撑杆2顶部设一第一限制片211,较佳的实施例是该支撑杆2顶部设一环体20,该环体20顶部设有一凹槽201,该第一限制片211设于该凹槽201的槽壁202内侧提供该第一限制片211有一稳固设置。
一结合件3:
包括一本体31,该本体31上部设置至少一第一搭挂组35,该第一搭挂组35包括两凸臂351,该两凸臂351分别搭抵于该各槽壁12,令该结合件3以该各凸臂351相对于该各槽壁12形成可移动;且该结合件3设一第一嵌置片30,该第一嵌置片30得依据材质弹性以及角度插置于该第一限制片211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添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添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了支撑结构的便携式折叠床
- 下一篇:座椅用升降复位气动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