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氮化炉的压力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7868.1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旭日 |
主分类号: | C23C8/24 | 分类号: | C23C8/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26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氮化 压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氮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氮化炉的压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氮化是表面改性技术的重要工艺,对提高工件表面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利用气体氮化炉对金属进行表面处理的时候,精确控制气体氮化炉的炉膛压力是影响气体氮化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的气体氮化炉炉膛的压力一般是通过一个带刻度的U型管来控制的,将炉膛内的气体引入到U型管的一端,炉膛较高的气压将U型管内的液体(一般为油)推向另一侧,使另一侧液面升高,从而达到控制炉膛压力的目的。该控制机构简单,但这种方法所能控制的炉膛压力一般只有70mm水杖左右,而且压力控制效果不稳定,氮化时间长,渗层浅、硬度低,氮化效果较差。随着对工件性能要求的提高,对氢化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提高气体氮化炉炉膛内的压力值和压力控制精确度,因此在高压情况下准确控制好炉膛压力,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较高压力条件下,上述所提到的普通U型管压力控制机构对气体氮化炉炉膛压力的测量、显示和控制都不稳定。
虽然目前已有人提出了一种气体氮化炉的压力控制装置,这种装置包括与气体氮化炉炉膛连接的压力控制机构,压力控制机构包括水箱、引气管和开设在水箱上的排气管,所述引气管的进气口连接气体氮化炉炉膛,出气口插入水箱的水中。这种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炉膛内的压力变化时,需要更换具有适合折边长度的引气管,从而达到控制不同压力的目的。由于压力变化而需要更换引气管,不但操作不便,而且引气管与水箱的配合需要形成密封,因此,频繁更换会使得引气管与水箱的结合处因摩擦因素造成密封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氮化炉的压力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无需更换引气管,从而避免降低水箱与引气管的密封性。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气体氮化炉的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与气体氮化炉炉膛连接的压力控制机构,压力控制机构包括水箱、引气管和设置在水箱上的排气管,引气管出气口插入水箱的水中,所述引气管包括管套和设置在管套中的弹性部件,所述管套为硅橡胶的管套。
采用了上述方案,所述引气管包括管套和设置在管套中的弹性部件,所述管套为硅橡胶的管套。采用这种结构的引气管,可以使引气管向任意角度弯曲,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引气管位于水中的长度部分,只需将其弯曲即可,而无需对引气管进行更换,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还不是损坏水箱的连接部,使其与引气管的密封性能得到保证。
所述弹性部件上包裹有氟龙胶带,通过氟龙胶带可以增加引气管的密封性。
管套外表面设有该度标尺,通过标尺可以方便地弯曲引气管所需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水箱,2为管套,3为排气管,4为环形集水腔,5为出水腔。6为出水管,7为弹性部件,8为氟龙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氮化炉的压力控制装置。包括与气体氮化炉炉膛连接的压力控制机构,压力控制机构包括水箱1、引气管和设置在水箱上的排气管3。水箱1水设有环形集水腔4,该环形集水腔4环绕的中间部分为出水腔5,在出水腔的底部设置带有阀门的出水管6。未吸收的气体通过排气管3排出到水箱外部。引气管为弯折成“L”状的引气管,引气管出气口插入水箱的水中,引气管位于水中的部分与压力大小有关。引气管包括管套2和设置在管套中的弹性部件7,所述管套7为硅橡胶的管套。管套外表面设有该度标尺。弹性部件上包裹有氟龙胶带8。在小箱上方设有补水装置,以便能及时向水箱内补充遗失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旭日,未经吴旭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