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嘴复合膜液体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8207.0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0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昌;裴小勤;许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达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26 | 分类号: | B65D30/26;B32B27/08;B32B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液体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包装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食用油等液体食品包装领域的新型加嘴复合包装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加嘴复合包装袋的袋体一般是将内层聚乙烯膜与外层复合膜封边加灌装嘴制成的。外层复合膜由尼龙膜和聚乙烯膜两层膜复合而成,尼龙膜构成包装袋的外表面。在实际的包装运输过程中,由于包装袋的摆放不可能很规范,从而使之产生菱角或灌装嘴底座边沿撑起袋膜,在运输过程中包装袋外表面较为硬脆的尼龙膜与纸箱内表面直接摩擦容易造成复合膜局部破损,袋体因失去包装强度而完全破损,造成物料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包装袋在运输过程中外表层尼龙膜容易摩擦破损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加嘴复合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加嘴复合膜液体包装袋。包括外层复合膜、内层膜和灌装嘴,所述外层复合膜包括高强度高阻隔性膜,所述高强度高阻隔性膜的两面通过粘合剂分别与柔软易热封膜连接;所述内层膜为柔软易热封膜,所述外层复合膜包裹内层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加嘴复合膜液体包装袋中,所述高强度高阻隔性膜为双向拉伸尼龙膜或双向拉伸聚酯膜。
所述高强度高阻隔性膜的两面通过无毒粘合剂分别与柔软易热封膜连接。
所述无毒粘合剂为食品级聚氨酯粘合剂。
所述柔软易热封膜为食品级无毒聚乙烯膜。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嘴复合膜液体包装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包装袋的外层复合膜的最外层为柔软易热封膜,其作用是利用柔软易热封膜比较柔软的特性,对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外界的摩擦碰撞等起缓冲作用,增加袋体的耐磨性,防止袋体的破损。
2、外层复合膜的中间层为高强度高阻隔性薄膜,如尼龙膜或聚酯膜,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阻隔性能,可防止外界空气的污染物渗透到食品内,且增加了袋体的强度。
3、外层复合膜的内侧为柔软易热封膜,其作用是为外层复合膜提供良好的热封性能,以及防止了包装袋内层聚乙烯膜与高强度阻隔层的直接接触,避免了包装袋内包装液通过内层膜渗透出来与尼龙反应,进而避免了长时间使用而引起包装袋内包装液变质现象的发生。
4、包装袋内层膜与外层复合膜之间不粘合,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层,能够防止包装袋内的包装液渗透到外层膜内,进而溶解外层复合膜内侧柔软易热封膜与高强度阻隔膜之间的粘合剂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因长时间使用而引起包装袋内包装物变质现象的发生。
5、内层膜为柔软易热封膜膜,柔软易热封膜具有无毒和良好的热封性能,保证了食品包装的安全与密封。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嘴复合膜液体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包装袋单边外层复合膜和内层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嘴复合膜液体包装袋中,包括外层复合膜6、内层膜7和灌装嘴5,外层复合膜6包括高强度高阻隔性膜3,高强度高阻隔性膜3的两面通过粘合剂分别与柔软易热封膜连接;内层膜7为柔软易热封膜,外层复合膜6包裹内层膜7,内层膜6与外层复合膜之间不粘连在一起。
高强度高阻隔性膜3的两面通过粘合剂分别与柔软易热封膜连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包装袋外表层为尼龙膜,易造成塑料袋局部破损乃致完全破损的缺陷。
内层膜与外层复合膜之间不粘和,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层,能够防止包装袋内的包装液渗透到外层膜内,进而溶解外层复合膜内侧聚乙烯膜与高强度阻隔膜之间的粘合剂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因长时间使用而引起包装袋内包装物变质现象的发生。
高强度高阻隔性膜3为双向拉伸尼龙膜或双向拉伸聚酯膜,BOPA双向拉伸尼龙膜和双向拉伸聚酯膜具有高强度、高阻隔性、耐腐蚀性等特点。
高强度高阻隔性膜3的两面通过无毒粘合剂分别与柔软易热封膜连接。
无毒粘合剂为食品级聚氨酯粘合剂。
柔软易热封膜为食品级无毒聚乙烯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达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达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8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