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梯形钢带的钢塑复合缠绕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8223.X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久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 复合 缠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梯形钢带的钢塑复合缠绕管,涉及的是塑料管材设计、加工技术领域,应用于地下埋管。
背景技术
国内,塑料管材,尤其是大口径聚乙烯缠绕管材,根据材料的特性可知,聚乙烯的弹性模量较小,其管材,尤其是大口径管材的环刚度相对较小,埋入地下,特别在经常受到重压的地区,管材容易开裂,管材开裂后,因为埋入地下,难以及时被发现,长时间的渗漏,地水就会遭受到污染甚至严重污染,应用此类管材,受到环保部门和广大群众的质疑;也有的采用在缠绕管外增设钢带、钢筋来增加大口径管材的强度,虽然暂时增加了环刚度,埋在地下后,十分容易生锈腐蚀,不久就因钢带、钢筋的腐蚀,而失却增加环刚度的初衷,再者,由于结构上的原因,例:专利200820064736.5的技术方案,其强度好,但是其加工难度大,金属材料浪费严重;再有的在钢带上喷涂0.15-0.25mm厚的塑料层组成缠绕管来防锈,由于预处理时达标比较难,或由于塑料层被划伤,往往在水浸的情况下腐蚀速度更快,增加的钢带如同虚设,根本就没有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对聚乙烯缠绕管材内增设钢带的结构进行改革,特别是对双平壁钢塑排水管进行改进,达到节 约原材料的用梯形钢带的钢塑复合缠绕管。其技术是:包括管坯、管带、覆壁在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管坯外设有包覆壁,管坯和包覆壁之间固定有管带并间隔缠绕热熔成一体的结构,梯形的管带上端扣入包覆壁突台,两包覆管带的包覆壁之间设有管带间隔孔,管带的支撑折弯方向可以是向外,也可以向内。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效果在于:首先克服了上述缺陷,形成的管道的受力点相对分散,使钢塑结合面剥离、缠绕管材的结构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大为降低,由于管道的聚乙烯不会破损,从而保证了钢塑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有效地实现钢带在聚乙烯包裹中难以被腐蚀,保持了聚乙烯缠绕管材强度,能在埋管的情况下聚乙烯缠绕管材整体结构的完整,长期使用,不会对地下环境造成污染,相比双平壁钢塑排水管,节约金属材料50%,降低生产成本4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带间隔孔、2-管坯、3-管带、4-包覆壁突台、5-包覆壁、6-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管坯2外设有包覆壁5,管坯2和包覆壁5之间间隔固定有管带3并缠绕热熔成一体的结构,梯形的管带3的底部设有向外方向的支撑6抵触管坯2,梯形的管带3上端扣入包覆壁突台4,两包覆管带3的包覆壁5之间设有管带间隔孔1。
见附图1,首先将薄钢板按管带3的展开宽度尺寸剪切成条,剪切成条的钢带进入压弯成形机压制成截面为带有支撑6向外的梯形管带3;挤出机挤出HDPB带状的管坯2,经牵引,管带3、管坯2从各自的方向进入挤出机主机,当管带3进入管坯2所设包覆壁5位置后,通过挤出机主机、螺旋缠绕机及相应的辅机联动,再在管带3外包覆包覆壁5,管坯2与包覆壁5包裹管带3同时进行缠绕并熔接成一体,组成钢塑复合缠绕管,再经整形、定型、冷却、切割成出厂规格长度的钢塑复合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久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久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8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三极管阵列电路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