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态金属自动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8837.8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智;张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兴县昌兴铅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3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金属 自动 排放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金属自动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铸模金属过程中,当金属液化后,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内,公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工人用勺将液态金属从锅内舀出倒入新模具内,这种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二是采用抽液泵,将液态金属从锅内抽出注入新模具内,这种方式因液态金属温度高导致抽液泵经常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铸模金属过程中,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内时,而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或抽液泵经常损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态金属自动排放装置,该装置能使液态金属自动流入新模具内,便于工人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设计的:
溶金属的锅放在灶上,溶金属的锅的底部边上开有流液孔,流液槽在流液孔的下方,且由灶固定;开关的左端是与流液孔相匹配的圆塞,开关操纵杆由销与开关、流液槽连接。桶的上部有两根圆轴,桶的底部边上有流液管,流液管上有桶操纵杆;支架固定在地上,支架通过轴承、轴承座支撑桶架,桶架的两根直杆上有U形槽,桶上的两根圆轴放入U形槽内。使用时,将需要重新铸模的金属放入溶金属的锅内,然后,加热使金属液化,接着将桶操纵杆抬高,使流液管的出口高于桶的装液面,随后,向右搬动开关操纵杆打开开关,锅内的液态金属经流液孔、流液槽流入桶内,当桶内的液态金属面将要接近桶的装液面时,向左搬动开关操纵杆关闭开关,再移动桶操纵杆至流液管的出口到达新模具的上方时为止,接着将桶操纵杆放低,桶内的液态金属经流液管流入新模具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使液态金属自动流入新模具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液态金属自动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
1、溶金属的锅2、灶 3、流液孔 4、开关操纵杆
5、开关 6、销 7、流液槽 8、桶
9、桶操纵杆 10、流液管 11、直杆 12、桶架
13、轴承座 14、支架 15、轴承 16、圆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溶金属的锅1放在灶2上,溶金属的锅1的底部边上开有流液孔3,流液槽7在流液孔3的下方,且由灶2固定;开关5的左端是与流液孔3相匹配的圆塞,开关操纵杆4由销6与开关5、流液槽7连接。桶8的上部有两根圆轴16,桶8的底部边上有流液管10,流液管10上有桶操纵杆9;支架14固定在地上,支架14通过轴承15、轴承座13支撑桶架12,桶架12的两根直杆11上有U形槽,桶上的两根圆轴16放入U形槽内。使用时,将需要重新铸模的金属放入溶金属的锅1内,然后,加热使金属液化,接着将桶操纵杆9抬高,使流液管10的出口高于桶8的装液面,随后,向右搬动开关操纵杆4打开开关5,锅1内的液态金属经流液孔3、流液槽7流入桶8内,当桶8内的液态金属面将要接近桶8的装液面时,向左搬动开关操纵杆4关闭开关5,再移动桶操纵杆9至流液管10的出口到达新模具的上方时为止,接着将桶操纵杆9放低,桶8内的液态金属经流液管10流入新模具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兴县昌兴铅业有限公司,未经永兴县昌兴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8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枪钻悬挂式手紧带柄钻夹头
- 下一篇:异型油封骨架注射压铸模具的浇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