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染纱的上浆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9135.1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财;温兆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财;温兆轩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973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上浆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染纱的上浆烘干机。
背景技术
在纺织整染行业,纱线尤其是梭织纱在染纱工序后往往还需要进行上浆,对一些纱线产品进行,常用蒸汽或者热风进行烘干,但上述两种烘干方式都存在能耗大、成本高的缺点,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低碳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利用率高、节约能耗的用于染纱的上浆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染纱的上浆烘干机,包括上浆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若干金属转筒,转筒两端部中间处设有端轴,该端轴安装于轴承座上,其中一端轴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筒的筒壁为环状双层结构,内层与外壳之间形成夹套;转筒两端轴中空,一侧中空端轴连接导热油供油管道,另一侧中空端轴连接导热油回油管道,两端轴中空部、内部与夹套相通;导热油在该夹套内流动将热量传给外转筒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筒端部紧贴端面焊接有流道,流道的一头连通夹套,另一头连通端轴中空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筒的直径为80厘米,转筒的转速为50~60米/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工作时夹套内循环流动的导热油油温为180℃~ 1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上浆烘干机在转筒内设置夹套,工作时在夹套内注入高温导热油,利用导热油来加热转筒子的外层筒壁,由于转筒连接导热油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导热油在进入转筒进行热交换后,循环回流于供油主机中进行加热,由于回流的导热油温度较高,因此再次加时不仅时间短,而且减少了燃料的消耗,达到了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本烘干机用导热油烘干比用蒸汽烘干节省了大约70%能源,蒸汽低于95度会化水由化水阀排走,热能无法重复利用,而使用导热油烘干,热油可以在烘筒与锅炉之间循环加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用于染纱的上浆烘干机,包括上浆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若干金属转筒1,转筒1两端部中间处设有端轴2、3,该端轴2、3安装于轴承座上,其中一端轴2由驱动装置驱动,驱动装置可以是由电机带动链条,从而驱动转筒旋转;本设计的转筒1的筒壁为环状双层结构,内层4与外壳5之间形成夹套6;转筒1两端轴2、3中空,一侧中空端轴2连接导热油供油管道71,另一侧中空端轴3连接导热油回油管道81,两端轴中空部21、31内部与夹套6相通。
在工作时,经染色后梭织纱进入上浆装置进行上浆工序,完成上浆后的纱线继续被若干转筒牵引,由于转筒内部有高温导热油,因此炒线在转筒的表面温被烘干;导热油的工作过程:导热油主机将加热后的高温导热油通过供油管道71输送给上浆烘干机的转筒1,导热油从转筒1的夹套中流过,利用转筒外壳的热传递,导热油在该夹套6内流动将热量传给外转筒1外壳5,对转筒表面的纱线进行烘干。
转筒的直径为80厘米,工作时转筒的转速为50~60米/分钟,使纱线在转筒的表面受热的时间比较合理。
为了令干燥的效果更好,在生产时将夹套内循环流动的导热油油温控制在180℃~190℃范围内。
优选的,转筒1端部紧贴端面焊接有流道91、92,流道的一头连通夹套6,另一头连通端轴中空部21、31,使产品的设计更紧凑,除了连通作用外,流道91、92还具有加强转筒端面的作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财;温兆轩,未经李宝财;温兆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9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