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导向机构四气簧空气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9245.8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9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柯布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46 | 分类号: | B60G11/46;B60G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导向 机构 四气簧 空气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用的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平顺性能,许多汽车都采用了空气悬架结构,不同车型采用的空气悬架结构也不相同,在轻型客车及SUV车上比较多的采用传统的空气悬架结构,传统的用钢板弹簧作导向机构的空气悬架每侧都是用一个空气弹簧作弹性元件。结构特点是:用1/4椭圆钢板弹簧作导向机构,用2个空气弹簧作弹性元件,空气弹簧放置桥上或放置在车桥后面。
传统空气悬架的布置方案多用于前悬架,空气弹簧布置在车桥上方。由于空气弹簧尺寸较大,给悬架设计带来一定困难。在传统的悬架结构中,钢板弹簧导向臂兼起弹性元件作用,因此这种悬架又称为复合式空气悬架,悬架刚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导向机构四气簧空气悬架,使悬架结构更为简单,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汽车平顺性及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新型导向机构四气簧空气悬架,包括钢板弹簧导向臂、空气弹簧、横向推力杆及电动气泵气源装置,所述钢板弹簧导向臂的前端有卷耳,该卷耳与车架上的钢板弹簧支架铰接,钢板弹簧导向臂的中段通过螺栓与后驱动桥连接,每根钢板弹簧导向臂的前段和后段上面分别置有一个空气弹簧,每个空气弹簧的上端通过气簧支架与汽车纵梁连接,空气弹簧的下底座与钢板弹簧导向臂连接。横向推力杆一端与一侧的后驱动桥连接,另一端与对侧的汽车纵梁铰接。
所述后驱动桥与同侧的汽车纵梁之间可以连接有横向稳定杆。
所述钢板弹簧导向臂的中段形状可以是拱形或平直形。
所述钢板弹簧导向臂可以为变截面单片弹簧,变截面钢板弹簧导向臂的厚度自卷耳往后沿长度方向逐渐变厚,其中与两个空气弹簧和后驱动桥三个连接处为等厚。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空气悬架的缺点,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平顺性能和操纵稳定性能,悬架结构更为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改变原车前钢板弹簧卷耳支架情况下,直接布置该种空气悬架结构,实现多品种,通用化设计,生产上做到共线生产,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板弹簧导向臂实施例一的形状示意图;
图3是钢板弹簧导向臂实施例二的形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板弹簧导向臂、2-空气弹簧、3-横向推力杆、4-横向稳定杆、5-电动气泵气源装置、6-气簧支架、7-汽车纵梁、8-钢板弹簧支架、9-螺栓、10-后驱动桥、11-空气弹簧的下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新型导向机构四气簧空气悬架,至少包括钢板弹簧导向臂1、空气弹簧2、横向推力杆3及电动气泵气源装置5。横向推力杆3一端与一侧的后驱动桥10连接,另一端与对侧的汽车纵梁7铰接。为增加汽车侧倾刚度,后驱动桥10与同侧的汽车纵梁7之间可以连接有横向稳定杆4。
所述钢板弹簧导向臂1是两根平行的钢板弹簧,其前端有卷耳,所述钢板弹簧导向臂1通过前端卷耳与车架上的钢板弹簧支架8铰接,钢板弹簧导向臂1的中段通过螺栓9与后驱动桥10连接,每根钢板弹簧导向臂1的前段和后段上面分别置有一个空气弹簧2,共有四个空气弹簧。所述两个空气弹簧2分别位于驱动桥轴管前后两侧,每个空气弹簧2的上端通过气簧支架6与汽车纵梁7连接,空气弹簧2的下底座与钢板弹簧导向臂1连接。
实施例一参见图2,所述钢板弹簧导向臂1的前端呈卷耳状,中段BEFC的形状是拱形,或称Ω形状,靠近中段前端的AB段和靠近中段后端的CD段是平直段。所述钢板弹簧导向臂1为变截面单片弹簧,变截面的钢板弹簧导向臂1厚度自前至后沿长度方向逐渐变厚,为了易于放置两个气簧和便于与车桥连接,其中AB段和CD段为等厚的平直段。钢板弹簧导向臂1中段的拱顶EF段做成平直形,钢板弹簧导向臂1放置在后驱动桥的车桥轴管上面。为了使钢板弹簧导向臂1与汽车纵梁7上钢板弹簧支架8连接,从卷耳孔处到a点自上而下呈斜线形。
[0016] 实施例二参见图3,所示的钢板弹簧导向臂1除卷耳前端外也可以做成平直形。钢板弹簧导向臂的中段通过螺栓与后驱动桥的车桥轴管下面或上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柯布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柯布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9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