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角型支管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9400.6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向田法;王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恒基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角 型支管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加工模具,尤其是一种在管道本体上进行拔管加工用的成型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使金属管道拔出口的内弧呈直角的直角型支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管道支管拔口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管道系统、锅炉系统中,在现有拔出口工艺中,支管拔口的肩部内弧都存在一个较大的圆弧,使得支管开口太大,对主管补强要求更严格,从而加大了管道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支管拔口的肩部内弧都存在一个较大的圆弧,使得支管开口太大,对主管补强要求高,造成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种能使管道拔出口的内弧为直角,可减小主管开口直径,有效减少主管壁厚,从而节约制造成本的直角型支管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角型支管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外模1、内模2、上压模3和下压模4组成,上压模3贴装在拔出支管6的主管道5内壁上,内模2穿装在需拔出的支管6中,内模2的上端略伸出支管6的上端,内模2的下端穿过上压模3与顶缸7相抵,外模1套装在支管6上,下压模5插入外模1中,下压模5的下端面与支管6的上端面相抵。
所述的外模1与主管道5相接触的一端的形状为与主管道5的表面相配的圆柱形结构,相应地所述的上压模3与主管道5内壁相贴的上表面也为与主管道5内壁相配的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本实用新型能使管道拔出口的内弧呈直角,大大减小了主管开口直径,可以有效减少主管壁厚,从而节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直角型支管成型模具,它主要由外模1、内模2、上压模3和下压模4组成,上压模3贴装在拔出支管6的主管道5内壁上,为了使上压模3能与主管道5内壁贴合更好,上压模3与主管道5内壁相贴的上表面最好设计成与主管道5内壁相配的圆柱形结构。内模2穿装在需拔出的支管6中,内模2的上端略伸出支管6的上端,内模2的下端穿过上压模3与顶缸7相抵,外模1套装在支管6上并与主管道5的外壁相抵,外模1与主管道5相抵的一端的结构最好是与主管道5的表面相配的圆柱形结构,下压模5插入外模1中,下压模5的下端面与支管6的上端面相抵。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首先,在需要拔管的部位加工出一个小孔,然后启动顶缸7将内模1向上顶出主管道5形成支管6,将上压模3、下压模4及外模1分别按图安装到位,由压机将下压模4向下压制,下压模4压制适当位置即完成作业,得到如图1所示的内弧呈直角的支管。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恒基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恒基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9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罐机上的送罐机构
- 下一篇:一种扁桥管脚拉直装置